到了海魚收獲的季節,在以往缺乏保鮮技術的年代,沿海的漁民往往將鮮魚腌制保存,曬魚便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如今,每年秋冬季節,一些老漁民還是習慣在自家窗口掛上幾條腌魚,晾曬后用鍋一蒸,便成了咸鮮筋道的下酒菜。不過,曬魚的大場面不見了。為使得這一手藝流傳下來,
城陽上馬東程社區將有著百余年傳承的腌魚技術申請非遺。
探訪:
腌魚歷史起源漁船 東程社區曾是上馬街道有名的漁村,上世紀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漁船。作為社區最后一批船老大,46歲的孫紹忠從16歲就駕船出海。走進他家的魚廠,防護網里拉起一條條橫繩,繩子上掛滿各種腌魚,一條條擺開,有鲅魚、偏口、舌頭魚等。
孫紹忠說,以前當地漁民出海用的是帆船,靠風作為動力,航行慢不說,即使到岸也沒有上冰設備,那時候,捕撈回來的鮮魚保鮮是一大難題。于是,漁民就想了一個辦法,將鮮魚割開去掉內臟,加上鹽用來腌制,所以最早的腌魚起源于漁船。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漁船改為馬力驅動,冷藏技術也提高了,從那時起,船上腌魚逐漸消失。可是,一些老漁民就喜歡那口腌制的味道,于是,腌魚轉移到陸地。腌制好的魚再掛起來晾曬,通常選擇晴朗的北風天氣。每年的春天或秋冬季節,走進海邊漁村,漁家院子里、門口路邊,曬魚成了一道風景線。"秋天是魚類豐收的季節,鮮魚價格便宜,買回家制作成腌魚,等到春節前拿出來銷售。"孫紹忠說。
把腌鲅魚切成段,再裹上一層薄薄的面糊,放到熱油里一煎,配上玉米餅,至今這道菜仍是當地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但是,家家戶戶曬腌魚的場景已不再現。孫紹忠說,10年前村里就看不到漁船了,漁民都改行干起了養殖、加工生意,40歲以下的村民,已沒有人掌握腌魚的手藝了。兩年前,孫紹忠查閱族譜和村志,將腌魚手藝整理出來,如今已成為城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工藝:
獨門手藝傳承百年 "腌魚從我曾爺爺就開始做,距今有100多年了。"說起腌魚的歷史,孫紹忠說,不論什么魚,也不論什么季節,都可以腌制,當然最好的還是鲅魚。現場,他給記者展示了制作腌魚的過程。取上好的新鮮鲅魚,魚背向右側,左手扶著魚頭和魚身,刀頭對準魚背,一刀下去,貼著魚骨直到腹部,向著魚頭再回一刀,最后刀尖劃到魚尾,去除內臟,短短幾秒鐘割魚就完成了。在存儲箱內撒上一層底鹽,再抓起一把鹽均勻地抹在魚身上,第一道工序就做好了。
再看割魚刀,刀刃成弧形,兩端被磨成鋒利的三角,便于去除魚鱗。"一把好刀常被漁民當做寶貝,生怕被人偷走。"孫紹忠說,割魚刀是特制的,必須鋼號硬、刀身薄。割魚時不能帶掉魚肉。以前,熟手割大魚,生手割小魚,因為小魚不值錢,沒有魚籽,即使割壞了損失也小。如果掌握不好用刀的分寸,將受到老艄公的訓斥。"在我們村里,除了割魚刀是特制的外,大多數人習慣站著割魚。"孫紹忠說,當年都是在船上腌魚,一路上搖搖晃晃,根本沒法坐穩,這個習慣一直保留至今。
揭秘:
味道好壞貴在"老湯" 現在市場上的腌魚,和以前的口味相差甚遠,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缺少"秘方"。孫紹忠說,以前,船上有專門腌魚的船艙,這個艙絕不允許透水。在船艙底部撒上厚厚一層鹽,將魚分類一橫一縱有序擺放,每垛魚2米左右,之間留舀魚湯間隙。每層魚撒薄薄的一層鹽,通常三斤魚一斤鹽,腌完后用木板蓋在魚垛上,再用石板壓住,完成后一斤鮮魚腌制七兩咸魚。以前在漁船上腌制時間長達3個月,現在陸地腌制只有短短10天。
另外,船上腌魚第一道工序結束后,會將魚壓在木板下,擠出多余的水分,日積月累就形成"老湯"。腌制時"老湯"剛好沒過咸魚,制作出來的"老湯腌魚"味道自然不同,而現在市場上賣的腌魚基本是用箱子腌的,沒下過湯。 記者 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