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紀念碑和民兵雕像。
紅色游 “石雷之鄉”,抗戰傳奇招來游人 大澤山曾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有“石雷之鄉”之稱,在抗日戰爭時期有著很重要的戰略意義。近年來大澤山將紅色旅游與鄉村自然風光游相結合,帶動旅游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大澤山諸多可歌可泣的抗戰事跡。隨著島城旅游業的深度發展,順應游客的多樣化需求,一批紅色景點備受關注。
9月28日,記者來到位于大澤山鎮高家村的平度抗日戰爭紀念館。在紀念館對面的山坡上 ,矗立著雄偉莊嚴的抗日英雄紀念碑,在英雄紀念碑的一側,是一座手持步槍的民兵雕像。
平度抗日戰爭紀念館位于大澤山腳下的高家民兵聯防遺址。走進館內參觀,人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大澤山人民抗日戰爭的洪流中,館內通過歷史照片、歷史文物,通過豐富的內容反映了抗戰時期的日軍對中國的破壞和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
“大澤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附近的村子里流傳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戰事跡。”高家村文書高林合說。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盡管電影中講述的地雷戰發生在煙臺海陽,但是最早開展地雷戰的地方卻在平度大澤山邊上的高家村。
“我父親是第一個發明石雷的,后來才有了地雷戰。”提起父親是石雷的發明者,親歷抗戰的75歲的高增楠顯得非常自豪 。據高增楠介紹,20世紀40年代初,大澤山地區屬于抗日根據地,為了瓦解當時的抗日軍隊,日軍在大澤山周圍遍布據點,對該區域進行封鎖的同時,經常到附近村莊掃蕩,讓周邊的老百姓不得安寧。當時,高增楠的父親高芳合是高家村的民兵,同時也是一名石匠,技術在附近幾個村里數一數二,因日軍封鎖,且鐵雷成本較高,高芳合從開山爆破中獲得靈感,嘗試在石頭上打孔裝入炸藥,以石頭代替鐵雷的外殼,經過多次試驗后,高芳合發現石雷的威力不容小覷,“我聽父親說過,有一次日軍前來掃蕩,被石雷炸死了六七個人,從那時候開始,日本人就像被炸掉了魂一樣,每次到大澤山都小心翼翼,不敢輕舉妄動。”
大澤山被譽為“石雷之鄉”,抗日戰爭時期,大澤山下的高家村是膠東軍區西海軍分區司令部所在地。許世友、林浩、聶鳳智、賈若瑜、遲浩田等革命將領都曾在這里戰斗過。為紀念抗日戰爭,1968年,在高家村建立了“高家民兵聯防展覽館”,1995年,又在高家民兵聯防遺址上新建了“平度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青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曾接待過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軍事領導人參觀。
記者從平度市旅游局了解到,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伴隨著大澤山葡萄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大澤山鄉村旅游發展十分迅速。在這個過程中,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也得到開發,不少紅色景點也搭上了鄉村旅游熱的順風車 ,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關注。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王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