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完早飯后,老兩口就坐在陽臺上一起看報紙。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jié)婚大喜日子兩人才第一次見面。一對青年男女就這樣
相敬如賓走過青年度過中年,相互攙扶著來到暮年。到2014年,87歲的趙士勛和90歲的譚惠慶兩位老人已經(jīng)相守相伴整整七十年。9月28日,在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記者來到位于嶗山區(qū)勁松五路趙士勛和譚惠慶老人的家中,聽他們講述那些風雨同舟的日子。如果您有或者身邊人有類似“老來伴”的溫馨故事,請撥打96663,與大家分享一下夕陽紅的美麗。
一個“一般化”,一個“挺糊涂” 趙士勛老人出生于1927年,老伴譚惠慶比他大3歲。1944年臘月,時年17歲的趙士勛和 20歲的譚惠慶結(jié)婚。二老皆出生于老濰縣城里(現(xiàn)濰坊市區(qū))的買賣人家,趙士勛的父親做綢緞莊生意,譚惠慶家開醬園子,家境皆殷實。
趙士勛初中畢業(yè)后先是跟隨父親做買賣,后又進入私人開辦的銀號工作,不久被提拔到信貸科工作。譚惠慶上有三個兄長,是父母的小女兒。譚惠慶上過小學堂,兩人在當時都算知識分子,但他們的婚姻也逃不出當時的封建傳統(tǒng)約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人結(jié)婚那天才第一次見面。
回憶起70年前那場隆重的婚禮,趙士勛說對譚惠慶的第一印象是,“一般化,就是個普通人兒吧”,說完老人哈哈大笑。但其實從譚惠慶年輕的照片看,年輕時的譚惠慶長相端莊秀氣。大家閨秀譚惠慶對趙士勛的第一印象咋樣呢?“就是覺得他稀里糊涂的,什么也不懂”。譚惠慶出嫁的綢子繡衣,都是母親帶上老花鏡,親自配著彩線,監(jiān)督著繡娘一針一線刺繡而成。枕頭套上繡上一對白頭翁,喻意白頭到老,如今老人的愿望也實現(xiàn)了。
當時當?shù)厝斯芙Y(jié)婚頭天叫“下筵房”,嫁妝擺了一院子。送嫁的隊伍有二三十人,浩浩蕩蕩一直排了半里路,全套的家具,八十件春夏秋冬服裝,僅繡花鞋就塞滿了兩抽屜。一桌面瓷器,一桌面錫器,都用大紅綢子纏裹。結(jié)婚當日,譚惠慶坐上花轎,穿著黃色馬褂的嗩吶吹手一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風風光光進了婆家。
一個“不會過日子”,一個“不會掙錢” 當閨女時譚惠慶很少做家務(wù),結(jié)婚后里里外外的活也都慢慢拾起來了。“我父母告訴我,到了婆家以后要‘早起晚困多干活’。”
婚后趙士勛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工作上,每天早出晚歸,業(yè)務(wù)突飛猛進,每月還能掙120斤小米,逢年過節(jié)還加發(fā)福利,日子過得舒心如意。
1951年,因一心想著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出把力,趙士勛毅然辭了職,來到青島報考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被順利錄取。隨后妻女一同來青島安了家。
上世紀60年代,全國經(jīng)濟迎來一個相對困難時期,趙士勛和譚惠慶此時已有三女一男4個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條件比之前艱苦了不少。“想來我們就那個時候經(jīng)常吵個架拌個嘴,就是日子過得太緊巴鬧得。”譚惠慶說。
面對整天在單位忙得焦頭爛額但月底卻領(lǐng)不到多少薪水的丈夫,譚惠慶笑著嫌他“不會掙錢。”
當全職家庭主婦的譚惠慶,在當時居住的萊蕪一路留下了熱心腸的好名聲。女兒趙瑞芳回憶,當時鄰居一婦女突然在家里分娩了,產(chǎn)婦饑寒交迫,譚惠慶回家打了四個荷包蛋送到了產(chǎn)婦床前。“那時候我們這些孩子一年只有清明節(jié)才能吃上一個雞蛋啊,但是母親卻教導我們:‘人要實,火要虛,好吃的給別人吃了留名,自己吃了填坑。騾馬大了好,人大了不好,要謙虛。’”
這樣的妻子,趙士勛笑著嫌她“不會過日子。”
“百善孝為先”是夫妻倆的一貫原則。困難時期,每月都會把10元錢的養(yǎng)家費連同請安問候書一同寄回家,從未間斷過。
一個讀書看報,一個虛心求教 老人相濡以沫70年,早就到了不可分離的狀態(tài)。老人的兒女告訴記者,2008年父親因為心臟不好要到醫(yī)院安裝起博器,母親在家打點好住院用品,淚眼汪汪送到門口,老爺子回身說:“你在家多保重吧。”“后來母親犯了氣管炎住院治療,第三天父親柱著拐杖出現(xiàn)在病房床前,母親一看到幾天沒見的老伴,頓時潸然淚下……”
如今老兩口住在嶗山區(qū)的大房子里,保姆負責家務(wù),兒女每天輪流來照顧老人。平時兩人最大的愛好就是讀報紙看新聞,家里訂了三份報紙,吃完早飯后,老兩口就坐在陽臺上,把一沓報紙一張張拆分開來,你看一張我看一張。趙士勛比老伴學問深,老伴有時看不懂或者有不認識的字,他就負責講解。“人老了出不了門,但是從國家到地方的大事小情得了解,操操閑心。”趙士勛說。
二老如今早已四世同堂,大家庭和諧幸福。說起還有什么愿望,二老手牽著手相視一笑:“現(xiàn)在天天就像過年,日子過得一點遺憾都沒有,如果非要說個愿望的話,那就希望我們都能多活幾年,多陪老伴享享福。” 文/記者 景毅 圖/本報記者 孟達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