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呂也玫 迫近“十一”長假,景區票價再一次闖入公眾視野。據了解,多地對外承諾十一期間“不漲價”。比如,河南、吉林、山東、安徽 、新疆、重慶、湖北 、江西、貴州9省份,都做出了“不漲價”的表態 。此外,三峽集團宣布自9月25日起,三峽大壩旅游景點對中國游客門票免費。有人講,不漲價是一種本分,連本分也成了美德嗎?但不管如何,在一片喊漲聲中,依然有一些地區承諾國慶景點不漲價 ,確實難能可貴,我們應該點個贊。 在旅游大發展的今天,出行的人們未必都在乎百十元的門票。但毋庸置疑,人們心中都有一個免費夢。這是因為,現在能夠稱得上著名的景點,基本都是先人留下的,不少新建的也是公共資金投資的。景區有著公共屬性,而且旅游需求也是一種不斷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什么理由收費特別是高收費呢?放眼長遠,人們希望更多的景區能像三峽大壩一樣實行免費——西湖免費的實踐也表明,門票免費并不是一筆虧本買賣;立足現實,人們只能退而求次,希望更多的景區承諾不漲價。
本來,沒有人氣就沒有市場。眼下一些景區經營不景氣,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一些景區的門票價格競相攀比、價格偏高,把普通消費群體嚇跑了。門票價格定得超過了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游客少來了,景區收入也就少了。相反,不漲價或降低門票價格,甚至不收門票,來景區旅游的游客就會多起來,游客在景區產生的消費也就會相應增加。特別是游客在景區逗留的時間越長,其住宿、購物、交通、飲食等花銷也就相應增加。這必然會帶動當地的旅游以及相關產業發展,從而把不漲價或降價的部分補回來,形成長效發展態勢。
所以說,不漲價或降低門票價格,甚至不收門票,從經濟效益角度來講,是一種精明的經營策略,對經營者自身有利;從社會效益角度來看,能夠讓學生、工薪族這些“受人關注的人”休息好、游樂好;既能實現政府通過旅游拉動經濟發展的目的,又能在社會上打出一張名片,從而帶來巨大的正面效應。這樣,不僅能提高人們對當地旅游部門以人為本經營思想的認同感,而且能提升景區形象,增加人氣,最終給當地帶來更多的收益。
而今,“十一”黃金周來臨之際,這些景區宣布門票不漲價,讓利于民,在景區門票“漲聲一片”的背景下,值得點贊。景區要想長足發展,就必須想方設法把游客“吸引來、留下來、帶東西走”,促進游客在景區內的“二次消費”。這就需要景區管理者擺脫“門票經濟”的思維,打造一個集吃穿住行購為一體的旅游體系,從而形成良好的旅游循環。
得游客者得天下。望各景區能夠從這些宣布門票不漲價的景區做法中反思自己,端正認識,理清經營思路,把景區真正還原給人民群眾,別把國內所有的文化遺產、知名景區辦成了少數人的樂園,而將大多數人拒之門外 。
景區不漲價也需要游客支持。既然對只有更高沒有最高的景區門票,誰都心有千千結,那就盡其可能地用腳投票,選擇有態度地旅游吧。總之,要防止自己的不經意行為 ,推動市場產生“逆淘汰”,“讓老實人吃虧,讓投機者得利”。旅游是一種態度,不旅游也是一種態度,起碼要給不漲價的景區點個贊。
(作者系時評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