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路上,停車線南側立有停車收費的標志牌。
從9月起,開平路在四流南路到阜陽路段,夜間路邊停車開收停車費。馬路邊的
收費停車場是怎么出現的?是誰在收費?占用公共資源收的費用花在哪里了?在此停車的市民提出質疑,記者調查發現,此類質疑聲并不罕見。據了解,自2010年青島市保安服務總公司將島城泊位管理權下放,泊車服務開始走向市場化。收費的路邊停車場都歸國有泊車公司管理,其《青島市經營性停車場登記證》由公安機關發放,記者采訪數家泊車公司,都稱收取的費用多用于給員工發工資。
事起
路邊收費停車場被質疑 “開平路上原本一側畫有停車線,現在來了一些人開始收停車費,說是這里設置成了收費停車場。”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了這一情況,據介紹,因為相關人士只在晚上來管理收費,整個過程看上去很隨意,讓居民產生了疑心。反映這一情況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附近的居民平時會把車停在開平路路邊,近日車主們接到電話,“通知我們停車需要交費,白天不管,但晚上需要收費。”他說,收費的金額倒是跟一些正規的停車場差別不大,“有論小時收費的,也可以100元包月。”
王先生表示,如果是正規的停車場,他愿意交錢,這樣還能一定程度上保護自己的汽車。但近幾天觀察發現,“這些收費的人沒有穿制服,也沒有工作牌,除了有停車線的一側可以停車,收費人員說另一側也可以停。”另外,收費人員稱可以提供發票,但需要到9月15日才能集中打印,居民們開始有些擔心,這些人真是正規停車公司的人員嗎?交了錢保障不了自己的權益怎么辦?他們把收到的錢花到哪里了?
15日中午,記者來到開平路上,看到從四流南路與開平路路口,一直到開平路與阜陽路交會處,南側設置了“P”字標識,并有“收費”字樣。走訪這段路記者看到,開平路南側路邊畫著白色的停車線,北側沒有畫,在南側停著很多車,在路邊記者還看到了一處小房子,玻璃上貼著一張通知:“凡在此泊車的車輛自 2014年 9月1日起開始泊車收費,有在此泊車的車主請到泊車場辦公室交納泊車費。”該通知的落款為青島恒安泊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并加蓋公章。
調查
這里確實是正規停車場 記者撥打通知上留下的聯系電話,接聽電話的孫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提供泊車服務的相關手續齊全,并且也在開平路附近公示了營業執照等證件。對于王先生的疑問,孫先生解釋說,這是一處夜間停車場,工作人員配備的制服、工作牌等都有,從15日開始也能提供機打發票。
為了能夠詳細了解這處停車場的情況,記者來到了嘉善路青島恒安泊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的辦公室。
對于市民提出的質疑,負責人鞠主任一一進行了解釋 。“實際上開平路上這些停車泊位在去年 7月1日就由我們公司接收下來,但因為當時路面在施工,再加上開展停車服務需要做一些前期工作,比如招聘收費員,所以直到今年 9月才開始收費。我們通知了在這里停車的市民,也向市民公示了我們收費的資質,還放置了印有停車收費標準的牌子。”他介紹,當時該公司從公安部門接手的停車泊位共65處,這里面就包括開平路這一段。
為了證實此處路邊停車場的合法性,鞠主任找出來了一些證件。一份是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上面標注著經營范圍是開辦經營性停車場,還有一份材料是《青島市經營性停車場登記證》。記者看到,這份登記證的發證機關是青島市公安局停車場管理辦公室。
“現在正規的停車場都要有這兩份證照,我們已經在收費路段進行公示了 。”鞠主任介紹,他們這處停車場還經過了物價部門的審批 ,確認為四類停車場,夜間收費,并為每名收費人員辦理了《青島市停車場收費員證》。“在這處收費路段,設置了停車收費標志,收費員還有反光背心等統一的制服,還能提供正規的發票,這些都能跟‘黑停車場’區分開。如果市民還有疑問,完全可以向物價部門反映、落實情況。”
聲音
收來泊車費,用到哪去了 鞠主任表示,他們雖然在開展停車收費工作,但經營過程中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我們收上來的費用,都不夠給收費員發工資的。”他介紹,一處停車場就需要至少兩名收費員,畢竟夜間工作辛苦,需要休息。但根據收費標準,包月停車費用為100元,但辦理包月的車主很少,最后收上來的費用就很可憐了 。停車場收費半個月的時間,鞠主任告訴記者,收費員休息的小亭子已經被人破壞過兩次,“希望市民能夠理解我們,配合我們做好停車工作。如果我們的工作人員做得不好,可以撥打我們公司的投訴電話83720728,也可以向管理部門反映。”
但在采訪中,市民們普遍關心,這收上來的停車費用到了哪里?對于此事,市北云帆泊車的相關人士曾透露,工資占據了收入的大頭,剩下來的用于納稅、維護停車場等,最后略有盈余。這種說法在15日采訪中又被提及,恒安泊車的鞠主任說,他們在與其他泊車公司人員見面,都會互相倒苦水,“有些停車場只有4個停車位,即使都停滿了車,也不夠發兩名員工的工資。”
道路收費管理,在相關人士看來這樣能夠緩解亂停車帶來的交通擁堵,在交通壓力越來越大的現狀下意義重大,另外一個則是一定程度上確保安全。一名泊車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經常遇到車輛被人為破壞的情況,他們在賠償上感覺到“壓力山大”。但從車主的角度來講,停車場有人看管多少是一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