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棲高速縱跨膠東半島連通山東南北海,龍煙鐵路接軌環渤海鐵路大動脈,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縮短東三省與長三角距離近兩千公里,
蓬萊機場起降五洲客吞吐旅客千萬人次……
自古
登州繁華地,今朝蓬萊樞紐城。濱海古城蓬萊,是中國古代北方對外交通的重要門戶,是連接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有中國四大古港之一的古登州港。歷史原因,過去百年間蓬萊一度失去了對外開放橋頭堡的樞紐地位,逐步從半島地區中心城市淡出。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新時期的新蓬萊重整中興夢。在煙臺市全面加快構建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戰略推進下,蓬萊按照發展“海陸空
立體大交通”的思路,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構筑以鐵路為主干、以港口為龍頭、以公路為支撐、以民航為羽翼的立體大交通格局,快步邁向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門戶和新樞紐。
“海陸空”立體交通締造樞紐城 “秉承‘交通先行’的發展理念,蓬萊發力‘海、陸、空’,發展大交通,打造大樞紐,著力建設成為通衢南北、對接東西的交通戰略中樞。”蓬萊市委書記張代令表示。目前,機場、鐵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一大批海陸空交通項目相繼布局,吹響了蓬萊建設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集結號”,蓬萊也成為膠東地區交通規模最大、投入最多、功能最完善的城市,帶動膠東半島由交通末梢快步轉向區域樞紐。
航空新城振翅欲飛。位于蓬萊市潮水鎮境內的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建設進入沖刺階段,目前飛行區已竣工,待民航部門驗收后,9月中下旬將進行試飛,12月全面開航。“新機場將滿足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的要求,與濟南、青島機場一起構成山東三大干線機場,是國內民用航空中型機場和對外籍飛機開放的口岸機場。”機場籌建辦蓬萊方負責人介紹,通航后蓬萊將成為國際性空港城市,輻射山東、遼東半島及日、韓等東北亞國家。
路網升級暢通區域“動脈”。眼下,縱貫蓬萊南北全長45公里的蓬棲高速公路正在向年內開建的目標加緊籌備。蓬棲高速是山東省“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骨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連一”線,連接蓬萊、棲霞兩市,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重要通道。作為蓬萊市重點推進的“一號”交通工程,蓬棲高速推進速度、力度均領跑全省,不僅由原定山東省“十三五”規劃提前到“十二五”期間實施,而且是今年唯一由省政府全額投資的高速路。“未來將是連接山東半島南北兩岸的陸上貨運通道,還能使旅順到蓬萊的海上客滾運輸成本節省兩萬元以上。”蓬萊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海東介紹。與此同時,今年全面開工建設的國家一級鐵路龍煙鐵路蓬萊段,橫貫蓬萊東西50公里,建成后將與大萊龍鐵路、黃大鐵路連為一體,共同構成一條新的環渤海陸上經濟通道。
跨海夢照進現實。蓬萊自古因海而興。新時期下,該市確立了“以港興市”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連接渤海南北、邁向東北亞的海上門戶。目前已有4個港口,其中蓬萊東港、欒家口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建有萬噸級以上泊位9個。開通了連接遼東半島的蓬萊至旅順航線,面向日、韓、朝等國家開辟貨運黃金水道,年旅客吞吐量近60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2400多萬噸。近日,規劃了20多年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方案取得重大進展,再次凸顯蓬萊海上交通地位。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透露,規劃方案將會在近期上報國務院,爭取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并有望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屆時東北至山東及南方地區的運距,比原繞道山海關縮短1600多公里,形成縱貫我國南北方的東部交通大動脈。而蓬萊作為該通道的山東登陸點,也將是這條動脈上的重要樞紐。
“五縱四橫”撐起發展“大動脈” 對外大貫通,對內大循環。“在積極發展大交通的同時,蓬萊不斷升級完善城鄉交通血脈,構建內暢外聯的交通體系。”蓬萊市市長孫業寶表示。近幾年全市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形成“五縱四橫”的交通框架。
作為久負盛名的旅游城市,艾山旅游通道建設是今年蓬萊交通發展的一大亮點。作為蓬萊交通建設史上工程量最大、施工難度最高的道路工程,艾山旅游通道自去年開建,經過10個月的鑿山劈嶺已經基本貫通,一條27公里的新路盤臥山巒,直抵艾山國家森林公園山腳,不僅將木蘭溝、山上宋等蓬萊“美麗鄉村”及拉菲、蘇各蘭等精品酒莊串聯成線,而且打通了蓬萊南部山區“山、林、泉”和北部沿海“仙、閣、海”旅游資源的大通道。不僅如此,投資5200萬元農高區環區路即將完工,沿線將精品酒莊、有機果蔬基地、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有機貫穿,崛起膠東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與此同時,蓬萊加速路網升級。今年以來,投資2.2億元成龍線大修、投資1.8億元蓬寨線大修、投資5700萬元的遇柳路及木于路大修等工程正在快速推進,總里程超過110公里。按照國家一級客運站標準建設,投資1.2億元新客運樞紐中心工程年內啟用,將是承接百萬游客來蓬的新樞紐。
在農村,借力全省第二批村級公路網化建設示范縣建設,蓬萊農村公路網化工程在全域鋪開。一條條新路,串聯村莊、連接園區、延伸到田間地頭,按照90%以上相鄰行政村或自然村至少有一條硬化連接路的目標,兩年內,蓬萊將投資2億元,新建、改建村級公路404公里,讓90%以上的相鄰行政村或自然村至少有一條硬化連接路,實現由“村村通”變為“村村連”。到2015年,全市將完成600多條農村道路建設、改造,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1350公里,實現由“樹狀”向“網狀”轉變。
大交通引發“虹吸效應” “海、陸、空”立體大交通體系暢通區域發展“大動脈”。蓬萊主動承接立體交通體系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磁場效應”輻射,借勢推進關聯產業項目落地,近幾年,新增旅游服務、現代物流、商貿流通等產業項目占比超過五成以上,總投資500億元。
立體交通網的形成,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以交通運輸、現代物流等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加速集聚。蓬萊以建設區域物流樞紐城市為目標,構建海港、空港、鐵路、公路多式聯運的物流發展體系。空港物流,在機場附近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空港物流園,統籌建設物流核心功能區和保鮮倉庫區、倉儲加工區等配套設施,將煙臺蓬萊國際機場建設成為區域航空物流樞紐港;鐵路物流,在境內站點與進港支線附近規劃建設物流園,重點建設多式聯運鐵路堆場。港口物流,依托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規劃建設大型物流園,膨脹發展保稅物流,推進港區聯動,大力發展木材、鋼材、原油、煤炭等港口物流。目前,全市已培育引進昌升商貿、躍寰物流、中首物流等大型物流項目10余個,發展海產品加工、葡萄酒、散雜貨、原料油等5個保稅倉庫與保稅堆場。
立體交通不僅對生產性服務業產生“虹吸效應”,而且以其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極大拉動了旅游、商貿流通、文化娛樂、金融等消費性和新興服務業發展。旅游業以建設濱海度假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吸引了北溝休閑文化產業基地、旅游休閑服務中心等20多個億元項目落戶,帶動發展星級酒店、大型商超22處,餐宿企業230多家,吸引寶龍鉑爾曼、碧桂園等20多個現代服務業項目進駐,形成了百億級產業集群,上半年接待游客253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31%和28%。商貿流通業以培育膠東商品交易集散中心為目標,培育了昌升、錦泰和博展三大專業市場,打造了“蓬萊中國葡萄酒博覽交易中心”、“中國海參交易批發市場”等國字號物流交易平臺。(張紹賢 高林 駱功信 隋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