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居民需求啥,我們就努力把
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到哪兒"。從居民養老到社區服務,從青少年發展到社區自治管理,居民的衣、食、住、行幾乎樣樣都管。而這雙溫暖的"大手"就是遍布在市南區各個街道的社區服務中心。這些由社會組織組成的服務中心服務項目涉及到養老服務、社區矯治、衛生保健,公益慈善等多個領域。為了更好地
服務居民,市南區政府改變了工作思路,把"自己干"變成 "委托干",將公共服務承包給社會組織。明確購買服務的項目、標準,由街道辦監督落實服務中心的工作績效,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了居民多元化的服務需求。
撰寫回憶錄為老人圓夢 寬敞明亮的房間,配套齊全的設施,當記者來到位于高郵湖路的幸福中心時,老人們正圍坐一起,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義工韓燕穎正在為65歲的王素貞收集整理回憶錄素材。"上了年紀,總喜歡回憶過去的事情,看著這些老照片,思緒就回到了過去的某個時間段,這里幫我圓了夢。"王素貞說,幸福中心設立的"時間記憶"項目讓她十分感興趣,想著圖文并茂的個人回憶錄就要出版成書,內心感慨萬千。
"我們為來這里的老人開設了‘時間記憶’和‘幸福課堂’兩個特色項目,全方位為老年人服務。"工作人員介紹,"時間記憶"是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和青年義工為老人書寫回憶錄、搜集老照片、拍攝幸福瞬間,目前已為10名老人完成了回憶錄和老照片整理。所有服務都是免費,志愿者幫助老人寫回憶錄。而"幸福課堂"是每天由專業的義工老師帶領不同興趣愛好的老人開展各項活動,歌舞、書畫、電腦學習等內容都是老年人喜歡的。家住紹興路、83歲的季文馨兩個女兒都在日本,在幸福中心她學習了歌舞和繪畫,把這里當成了家。"活到老,學到老,享受生活每一天。"季文馨笑著說。
從撰寫回憶錄到上門為老人服務家政、從養老食堂的社區普及到養老機構的豐富化,市南民政局立足于在每一個細節中為老人提供暖心服務。"目前,市南區共有為老服務的社會組織33家,工作人員450余人,為全區每一位老人服務到家。"市南區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張琪介紹。
養老服務再添生力軍 老有所養是黨和政府確立的重要民生目標,隨著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政府與市場的力量僅能滿足 "橄欖形"養老服務保障體系的"兩極",即最基礎保障和高端服務的需求。因此,在新形勢下,要推動社會養老產業健康發展,構建完善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不得不借助更多的社會力量。近年來,市南區民政局結合本區實際,努力探索出了一條極富特色的社會組織發展新路子,通過培育扶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事業,形成了"政府搭建平臺、政策扶持保障、社會組織運作"的服務機制,取得明顯社會效果。
近年來,市南區相繼出臺了《加快推進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實施意見》、《關于開展社會組織直接登記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進一步明確 "鼓勵社會組織發展連片輻射、連鎖經營、統一管理的為老服務模式。目前,專業為老社會組織有市南區八大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天使溫情空巢樂園、云南路街道匡秀娟家政服務社、樂助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樂萬家老年公寓、頤和老年公寓等一批優秀社會組織蓬勃發展,擔當起為老服務生力軍。圍繞社區的湛山街道"社區議事園"、八大關街道的"幫到家"社區服務中心、八大湖和諧社區促進會、珠海路街道"便民365",江蘇路社區家政服務中心等民生項目社會組織也在為老服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2007年起,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列入財政預算,作為2014年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區政府財政又預算2000萬元,用于扶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工作。"張琪介紹,市南區委區政府堅持公益性質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方針,在服務提供者選擇上,采取市場化運作,面向具備相應資質的社會組織進行公開招標,引導專業化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從而讓老年人安享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
為青少年成長注入"養分" 除了對老人的關愛外,對于青少年成長中的幫扶,市南區里的社會組織同樣也是面面俱到。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市南區團委與你我青少年健康服務中心聯手,共同啟動了針對中學生的"青蘋果健康成長"社會情感教育項目。這一項目主要針對青春期的發展特點,從心理疏導、青春期健康知識、行為養成與人格塑造、生活技巧等方面入手,開展系列教育養成活動。"我們旨在幫助青少年從容應對自身生理和心理變化,進一步豐富社會情感,提高社會認知度。"作為一家主要關注生理健康教育的社會組織負責人,該中心主任徐進介紹說。
記者從市南區了解到,青少年健康服務中心只是市南區眾多社區社會組織中的一個。近年來,區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健全完善基層社會管理體系,已初步形成了門類齊全、層次不同、覆蓋廣泛、功能較強的社區社會組織網絡。其中云南路街道辦與愛益普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手,針對街道轄區內單親貧困家庭青少年實施心理疏導、提高自我成長能力。如今這一被命名為"金色翅膀"的公益項目已實施了三年多的時間,幾十個單親貧困家庭從中受益。
"12349"便民號碼等您撥 隨著市南區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一大批物業化管理住宅小區的建成使用,改善不少居民的居住條件。但部分開放式小區則因缺乏專業化的物業管理,造成樓院的治安、保潔、設施維修等工作滯后。為此,市南區政府下大力氣對開放式樓院展開整治,建立以居委會為主導、業委會為主體、社區組織為依托的三位一體聯動管理模式,讓居民樓院的環境大變樣。這其中,社區組織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通過收取居民少量的物業費,街道再定期補助一部分,原先一些開放式的老小區,通過社區服務中心聘請專業的清潔公司對小區進行清理,讓小區煥然一新。居民們紛紛感慨,自家小區沒物業,但比有物業的小區還要干凈整潔。
身邊的"12349"便民服務中心也同樣深受居民喜愛。在10個街道均建設了"12349"便民服務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咨詢服務,同時建立"二級聯動"機制,成立街道社會組織聯合會和社區分會,建立起有需求的社區居民和有服務能力的社會組織之間的暢通渠道。在社區層面建立起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信息員和客戶群,既承擔反映民生需求的信息員,又是通過網絡拓展服務居民領域和范圍,居民有難事,只要撥打"12349",工作人員啥事都能幫解決。
政府助力社會組織發展 記者采訪中發現,市南區社區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得益于該區近幾年搭建完善的基層社會管理組織架構。針對城市社區黨委、政府工作力量不到位、基層陣地建設薄弱等問題,市南區大膽突破傳統的社區工作體制,構建起了社區大黨委、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兩委一站、三位一體、合署辦公"的基層社會管理體系,并在全區65個社區統一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高標準的社區管理服務中心。該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模式讓黨委政府的力量真正下沉到了社區,同時也為該區社區社會組織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從而在基層社會管理中充分體現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理念。根據社會需求和居民問卷調查結果,結合轄區各街道社會組織發展現狀,確定了公益類社會組織的發展規劃,制定了資金扶持、政府購買服務、免費提供固定服務場所、提供專項服務經費等優惠政策。
為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活力,著力加快社會組織有序健康發展,創造有利于社會組織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市南區結合工作實際,歸納匯總了六類購買服務項目,推出了"三機制法":一是準入機制。對公益慈善類、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由區民管局實行直接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二是評估機制。購買服務項目實施完成后,項目購買主體單位應按照有關要求對項目實施評估,由項目實施機構提交《項目完成報告書》;三是監督管理機制。落實區、街、社區三級社會監管模式,建立社會組織專項執法檢查機制。規范社會組織日常管理,建立重大事項報告、換屆報批等制度,規范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舉辦研討會和開展合作活動等行為,提高社會組織運作水平和社會公信力。(記者 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