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3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數據,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已達2.56億,占青少年總體的71.8%,占整體網民的41.5%。記者采訪時了解到,有些學生因為上網影響了學業。雖然目前上網成癮的不少,不過現在醫學上對網絡成癮沒有統一的定義,沒有診斷標準,而且目前島城也沒有專門治療上網成癮的機構。對此,本報聯合市文明辦、市文化執法局發起征集活動,尋找具有網癮傾向的孩子,同時尋找可以幫助孩子
戒網癮的公益組織幫助孩子徹底戒掉網癮。
案例
不讓上網孩子鬧絕食 “孩子以前學習成績挺好的 ,自從開始迷戀上網以后,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市民王女士說,她是萊西人,她的兒子東東(化名)今年已經上初二了,可就在東東上初一的時候,突然開始迷戀上了網絡游戲。剛開始他還是利用業余的時間上網,誰知后來直接逃課天天泡在網吧。“孩子以前在班級都是前幾名,現在成績已經到了中下游。”王女士說。
為了幫孩子戒除網癮,王女士想盡了一切辦法。“我早就把家里的網線斷了,斷了以后他就出去上網。”王女士說,孩子上學的時候,她不能把他關在家里,每次孩子去上學,她都偷偷跟在后邊,看著孩子到了學校她再離開。“現在孩子放假了,我就把他關在家里。”王女士說,孩子雖然出不去了,但是在家里也不學習,而且在家里經常跟她對著干,甚至要絕食。“我打聽了不少地方,沒聽說青島有戒網癮的 ,后來聽說市精神衛生中心可以治療,所以就帶他過來了。”王女士說。
現狀
不少孩子成癮后家長未察覺 “現在來就診的患者不少。”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姜桂蘭說,就診的患者中主要是學生,學生上網后,導致學生成績下降,甚至逃學,家長才帶孩子過來就診。對于目前這些孩子只有針對狀態進行治療。
“我最近就接診一名患者,他的父母是因為他身上的其他心理問題帶著來治療,結果我在診斷中發現他還患有網絡過度使用綜合征。”姜桂蘭告訴記者,這個孩子在外面打工,“接觸網絡之后就開始和朋友一起團體玩游戲,經常是通宵玩。”姜桂蘭說,當時家長也沒有特別注意,只是覺得孩子就是任性,也沒有進行干預,結果時間久了之后,孩子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也沒有辦法管他。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家長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上網成癮。“給孩子買電腦是因為孩子說要學習,他覺得大家都在用電腦 ,孩子不用的話也缺乏一些知識。”家住浮山后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放心,導致孩子沒有節制的上網。
網癮目前無診斷標準 據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姜桂蘭介紹,網癮一說最早源于美國的一名醫生戈登伯格,他所說的網癮是指上網者由于長時間地沉浸在網絡中,對互聯網產生強烈依賴,以致于達到了癡迷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
北京軍區總醫院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陶然曾領銜制定了《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標準中指出,平均每日連續使用網絡時間達到或超過6小時,且出現難以抑制上網等癥狀標準,已達或超過3個月,就被視作網癮。“這一標準在業界褒貶不一,不少人對此提出了異議。”姜桂蘭說,這一標準至今未得到相關專業學會和有關部門的認可。
“由于網癮沒有統一的定義,所以現在也就沒有診斷標準。”姜桂蘭說,目前他們在臨床上診斷時,只會診斷為網絡過度使用綜合征,就是由于沉溺于網絡,出現像學習成績下降、工作上失落等癥狀。
分析
“溫水效應”讓上網者慢慢成癮 姜桂蘭告訴記者,在她看來患有網絡過度使用綜合征有兩大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所謂的“溫水效應”。姜桂蘭說,有些人剛開始接觸網絡的時候沒有感覺到自己上癮,后來每天上網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慢慢地就開始迷戀上上網。“可能每天都有時間和條件上網的時候不覺得有什么 ,一旦斷了網絡會發現自己很難受。如果覺得很痛苦而且擺脫不了的話,那就要開始采取治療。”
姜桂蘭說,網絡過度使用綜合征形成的另一大原因就是人們對于虛擬世界的過度依賴。“虛擬的世界可以縮短患者‘成功’的時間,盡快享受到現實生活中成功的體驗。”姜桂蘭說,比如說在闖關游戲中,很多人過了一關又一關,在這個過程中就很享受成功的喜悅。“比如說之前的偷菜游戲,為什么很多人半夜就爬起來偷菜,就是要實現農場擴張,不斷地升級。”姜桂蘭坦言,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不可能會有農場,這種虛擬世界里的人生讓有“成功”的喜悅感。
解決
尋找公益組織幫孩子戒網癮 “孩子上網成癮后,太難治療了。”曾經在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的劉女士說,她兒子在初中的時候因為上網學習成績下降,后來她帶孩子看醫生后,孩子上網沒那么頻繁了,不過現在兒子上了高中,又有些犯網癮,尤其是放假之后,天天圍著電腦轉。“我們平時上班也沒法天天看著他。”
“要是有個專門戒網癮的地方就好了。”劉女士說,不過她問了不少朋友,也咨詢了不少醫院,都說沒有專門戒網癮的地方。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目前島城沒有專門治療網癮的地方,有些家長想給孩子戒掉網癮,卻不知道該如何做,對此,本報聯合市文明辦、市文化執法局以及青島素質教育促進會等愛心團體發起征集活動,尋找具有網癮傾向的孩子,同時尋找可以幫助孩子戒網癮的公益組織幫助孩子徹底戒掉網癮。如果您的孩子患有網癮,可撥打本報電話80889363或80889362,本報將幫您給孩子戒網癮。
記者 韋麗麗 郝園園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