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學(左)正在和同事們一起討論礦石情況。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在深深的礦坑里干著繁重的工作,雖然默默無聞,但卻為社會創(chuàng)造著美和價值,他們就是
采礦工人。近日,記者來到山東寶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深入礦坑生產一線,切身感受礦工們的酸甜苦辣。
走路太多,半個月就得換雙鞋 8月5日早晨七點,在寶山礦業(yè)有限公司,記者見到采礦車間主任王本學時,他正戴上安全帽準備下礦坑工作,記者跟隨他一步步走向礦坑。大約1500米的距離 ,王本學每天至少要走兩個來回。走在路上 ,來來回回有很多車,記者不禁疑問,為什么不坐車下礦坑?王本學回答:“我們每天需要對礦坑的邊坡山石危石穩(wěn)固情況進行檢查,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山石危石及時進行排除,保證基本運輸安全。”
越往下走,記者感覺溫度越高,沒走多久已是汗流浹背,腳下的道路也開始堆滿碎石,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走得小心翼翼,可王本學和同事們還要不斷地巡視四周,查找安全隱患。“我剛才從那兒走,發(fā)現(xiàn)那塊石頭很危險,隨時有可能要滾下來,你聯(lián)系處理一下 。”王本學邊走邊和工作人員說。
處理完這處險情,王本學又向下一處作業(yè)點走去,把整個礦坑檢查了一遍,王本學這才放心的開始一天的生產工作。穿孔、挖掘、裝運、廢石分揀、配礦、運輸,采礦工作環(huán)環(huán)相扣,容不得絲毫馬虎。王本學就這樣來來回回的穿梭在生產現(xiàn)場,一刻也不能閑。他告訴記者,因為走路多,他大概每半個月就要換一雙鞋。
扎根基層20年,成為行家里手 王本學,1973年7月生,1994年8月參加工作,至今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勤懇工作了20年。他在采礦生產一線20年間,從扒裝翻斗工作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成長為黃金生產的行家里手,2009年起擔任采礦車間主任,走上了基層管理崗位。
在安全管理中,王本學扎實做好爆破物資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強化車間員工的安全培訓和教育,消除安全隱患于未然,夯實了安全生產基層基礎,連續(xù)多年未發(fā)生安全生產事故;在生產過程中,靈活調度人員和穿孔、挖掘、裝運設備,強化廢石分揀和合理配礦,提高原礦品位和供礦量,采礦車間上半年完成采剝總量39.1萬噸,超出計劃產量16.3%,保證了選礦生產需求;成本管理上,嚴格物資的審批和領用,加強修舊利廢,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出礦成本降到了82.9元/噸,達到全省同行業(yè)領先水平,車間1~6月份節(jié)約生產成本21.6萬元,降低了費用支出,為集團黃金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付出總有回報,一系列的努力也讓王本學獲得了肯定。2009年4月,他獲得五蓮縣“五一勞動獎章”;2011年4月,獲得
日照市“五一勞動獎章”;2011年11月,獲得“十一五期間全國黃金行業(yè)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主持完成的《挖掘機履帶漲緊系統(tǒng)簡便維修工具與技術》,獲2013年度中國黃金系統(tǒng)一線職工科技成果獎三等獎。
■對話王本學 公司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咱苦點累點,干得也舒心 5日下午兩點半,太陽火辣辣的烤著,礦坑里的溫度達到了四十多攝氏度,感覺就像個大蒸籠一樣,記者都快待不住了,而王本學和同事們還要繼續(xù)工作 ,他們渾身早已濕透了,王本學決定去拿點綠點湯給大伙兒解暑。
采礦車間環(huán)境差,工作重,記者在里面待了不到一天,已經感覺難以忍受,而王本學一干就是二十年。雖然這份工作臟、累、苦,可王本學卻覺得,自己和同事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我干采礦工作了二十年了,雖然環(huán)境比較差,但是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公司這幾年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我們苦點累點,但我們干得很舒心。”王本學說。
文/圖 記者 高曉飛 通訊員 韓麗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