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訊 (記者 李綱)再過一個月,就是三鹿奶粉事件案發6周年。有關“原三鹿董事長現由無期獲減刑的新聞,再度喚起人們對中國乳業的關注。當年,因“三鹿奶粉事件”重創整個國產乳品行業導致奶賤傷農、倒奶殺牛慘狀如在眼前。
時過6年,已經發生天翻地覆之變的中國奶業,又一場“降價危機洶涌而來,市場
生鮮乳價格甚至直逼當年“三鹿事件”引發的行業地震最低點。在5月中旬,圣元國際董事長張亮在一券商策略會上就表示,預計今年原料奶價格還會繼續下降,同比下降幅度將達20%原料奶價格下降將加大國內奶源壓力。國內生鮮乳價格持續攀升后在今年2月份開始已連續5個月處于下降趨勢。在不少奶農看來,這將是“三鹿事件”后最嚴峻的危機。
養牛戶再臨“倒奶殺牛”邊緣 “我現在是咬牙挺著,就是不知道還能挺多久。”8月2日,談起持續走低的生鮮奶價格,濱州濱城區奶農宋傳華滿臉無奈,“現在一公斤生鮮奶是2塊2毛錢,去掉運費2毛,一市斤奶就合1塊錢,而且人家還不愿意要。”
自2007年養奶牛開始,這是宋傳華碰到的最差的行市。“就是三鹿奶粉事件剛發生時,一公斤奶也要2塊3毛錢左右,當時的原料成本是多少,現在是多少啊?”宋傳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當時收草料是0.6角/斤,現在是1.6角/斤,飼料也從當時的1.6-1.8元/公斤,漲到現在的2.9元/公斤,人工成本則從30元/天,漲到了100元/天。
“這行情比三鹿事件時還差很多。”宋傳華感到無法承受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的,“當時和一家乳制品企業簽訂的訂貨合同3月到期,到4月份時,人家就不續約了。”宋傳華只能自己到處找買家,“最后找了一家,算人家計劃外收購,價格人家說多少就是多少,一下子就從四五塊錢一公斤掉到了兩塊多錢。”
讓宋傳華更加不安的是,這種情況仍然沒有改善的跡象,他所在的村莊,已有奶農張羅著賣牛。“我養了六七十頭,算是大戶,還能硬撐著,村里其他養了二三十頭的已經開始要賣牛了。”他說。
與宋傳華相比,目前擁有4000頭奶牛的濟南市章丘市高官寨鎮奶牛專業合作社雖然要好一些,但也已經感覺到了巨大壓力。“價格從5.6元/公斤,很快就跌到了4元/公斤。”作為合作社董事長,郭紹剛非常擔心合作社里的農戶會“倒奶殺牛”,“價格要是再往下走,真不知道會怎么樣。”
“三聚氰氨事件爆發后,各地都在加強奶源建設。我省對規模奶牛場的扶持力度也很大,規模化養殖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山東省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說,但目前以散戶為主的養殖模式仍未徹底改變,“存欄在100頭以上的大約能占40%以上。”當面臨這種大的價格波動時,大部分抵抗能力比較差。
進口奶源 掌握奶價方向盤 “價格行情變化這么大,就是因為進口奶粉一下子大增的緣故。”雖然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宋傳華對奶業變化還是非常了解。“去年,尤其是下半年生鮮奶價格一路飆升,甚至到了6塊多錢一公斤,就是因為當時進口乳粉量急劇減少。沒有了便宜的進口乳粉做原料,國內的乳品生產廠家就只能到處搶收原奶,生鮮奶價格一下子升了一大截。”
張志民也表示,現在進口奶粉的多少,已經成了國內生鮮乳價格的“晴雨表”。他分析說,去年8月,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商新西蘭恒天然爆發“肉毒桿菌污染風波”,我國一度暫停了新西蘭乳粉相關產品的進口。加上隨后的幾個月,恰逢中秋、國慶國內乳品消費高峰,而國內奶牛飼養成本增加等,造成了去年下半年奶源價格一路飆升。
“以至于當時很多人預測,中國奶源缺口達30%以上。”張志民說。然而,隨著年底我國對新西蘭進口乳品的解禁,大量進口乳粉涌進國內,國內奶牛養殖行情急速逆轉。“僅今年1-6月份,我國進口乳粉達68萬噸。而且國際乳粉價格也從5000多美元/噸,下降到3000多美元/噸,國內乳制品企業用乳粉還原成液態奶,成本仍低于國內生鮮乳的價格,這使得乳品加工企業更愿意進口乳粉。”
“即使是三鹿奶粉事件,也沒造成奶業這么大的波動。”宋傳華說,“三鹿奶粉事件”剛發生后,奶源價格曾短暫下行,“到2009年7月份,不到一年的時間,價格就回升到之前水平,并且之后一直比較穩定。”張志民也分析說,嚴格的監管、行業規范升級、企業自律意識加強,消費者對本土乳品的信心也慢慢恢復。記者了解到,生鮮乳方面,國內三聚氰胺檢測合格率已連續5年保持100%;生鮮乳檢測指標從6項增加到12項,2013年中國乳制品產量同比增長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