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7月19日訊(記者 劉玉凡) 近日,一則“福建阿婆吃下六兩麥螺,十分鐘后
中毒成植物人”的微博在網友中瘋傳,微博中稱
織紋螺毒素類似河豚毒,目前沒有特效藥。其中有網友指出 ,島城市民常食用的
海瓜子就是織紋螺的一種。不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專家表示,海瓜子目前還沒有查出毒素,也沒有發現因食用海瓜子中毒的案例。但專家提醒廣大市民,織紋螺大多數品種都有毒,且毒性原理復雜,市民在食用時應當謹慎。
據媒體報道,6月20日,福建省羅源縣發生一起悲劇,58歲的陳依姆在食用 6兩麥螺后出現中毒癥狀,被送至醫院半個小時后,進入昏迷狀態,手腳皮膚開始發黑。至今仍躺在當地醫院ICU 病房內,處于昏迷狀態,醫生稱其顱腦長時間缺氧,很可能成為植物人。陳依姆的遭遇不是個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和部分內陸地區,由于食用織紋螺而中毒的事件幾乎每年都有發生。
“我今天看到微博上轉的這條消息,感覺非常震驚,我還找來圖片看了看,發現和我們平時吃的海瓜子非常像。”家住大堯一路的徐先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為此,19日下午,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素萍,作為國內研究織紋螺的專家,張素萍明確表示,常見的海瓜子的確屬于織紋螺,準確的學名是縱肋織紋螺。“織紋螺之所以有毒,是因為它是腐食性動物,以死魚死蝦為食 。”張素萍介紹,這些食物進入織紋螺胃中會產生名叫“河豚毒素”的毒素 ,當人們食用了這些織紋螺后,就會引起中毒。
不過 ,張素萍表示,雖然大多數織紋螺胃內都含有毒素 ,但市民常吃的海瓜子大都在北方海域生長,暫時還沒有測出有毒,相關部門也沒有接到過因食用海瓜子中毒的案例。但夏季高溫,像海瓜子一類的海鮮很容易腐敗變質,再加上織紋螺的毒性原理非常復雜,有的季節性有毒,目前在學術界還沒有系統完整的研究成果。對此,張素萍建議市民在食用海瓜子時需謹慎,建議不再食用。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朱貴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