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質鮮美的
梭子蟹是島城市民最喜愛的海鮮產品。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培育的梭子蟹
新品種“科甬1號”獲農業部批準,將在全國開展推廣養殖。在實驗條件下,“科甬1號”梭子蟹成活率比普通蟹苗提升12%左右,這是國內第一個蟹類
抗病新品種,將大大提升養殖梭子蟹的抗病能力及產量。記者 王偉
成果 菌液中“泡”出新品種 先用 2年時間挑選育種基礎群;再耗時5年對至少5000只螃蟹進行育種選擇;然后通過2年推廣試驗期檢驗……從2005年到2014年,在經歷9年與梭子蟹的“親密接觸”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崔朝霞帶領其團隊培育出國內首個蟹類抗病新品種“科甬1號”。
“養殖梭子蟹的天敵就是‘牛奶病’,而這個新品種的主要特點就是抗病,能大大提高養殖梭子蟹的抵抗力。”崔朝霞介紹說,隨著養殖環境的不斷惡化,養殖螃蟹病害頻繁發生,其中以溶藻弧菌為主要病原的“乳化病”或稱“牛奶病”危害最大,嚴重時可導致絕收,已成為制約梭子蟹養殖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為了選出溶藻弧菌耐受能力強的新品種,實驗人員將抱卵雌蟹直接浸入半致死濃度的菌液中連續浸泡4小時,浸染結束后轉入培育池強化培育。然后“選擇那些經過浸泡之后還能存活的蟹種,它們能存活下來就說明對這種病菌有抵抗力。”崔朝霞說,被選擇實驗的螃蟹每年都要經歷這樣一次“殘酷”的篩選,且實驗連續進行5年,“第一年存活下來的我們稱為‘一代’,經歷5年的實驗之后,最終的品種就是第五代。 ”
研究 被夾手成家常便飯 “一不小心就被螃蟹夾著手了,疼得‘嗷嗷’的。”回憶起9年的研究過程,崔朝霞笑著說到。研究地點位于浙江寧波沿海海域,團隊中的研究人員需常年駐扎寧波。“采集數據的時候非常困難,實驗人員先要把螃蟹捕上來,量完體重、長寬等各項數據后還要保證把它們完好無損地放下去。”崔朝霞說,為保證樣本數據的充足,實驗人員每年要對大約2000只螃蟹進行數據采集工作,他們使用地籠、垂釣等方式將螃蟹捕上來,稱重、測量時被夾到手則成了家常便飯。
“蟹苗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這是我們最擔心的。”崔朝霞介紹,蟹苗死亡就意味著樣本的完整性受到破壞,為避免蟹苗死亡,實驗人員需要嚴格把關蟹苗的生存環境,池塘的消毒、育苗室水溫、鹽度、溶氧量的控制、蟹苗的納水和施肥,研究工作復雜而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