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上發現的死去的反嘴鷸,可能因誤食毒餌而死。
張世平展示被人為破壞的鳥蛋,蛋殼內還有蛋黃痕跡。
每年4~7月份,是鳥類在青島的繁殖期,然而在
膠州灣河套附近,動物保護志愿者發現 ,有不少村民來濕地撿鳥蛋,導致八九種候鳥的幾千枚鳥蛋被拿走,破壞了鳥的繁衍。7月7日,記者跟隨志愿者來到河套地區發現,臨近繁殖期末,許多鳥窩被廢棄、破碎的鳥蛋遍地都是,空中偶爾有幾只鳥飛過 。面對此景,志愿者呼吁,現在救護鳥類,還能幫它們趕上繁殖的末班車。
鳥蛋重災區,鳥巢全部廢棄 7月7日,記者來到膠州灣濕地河套地區的鑫榮達針織廠附近地段,這里正是候鳥大量繁殖的地區,同時這里也是鳥蛋遭嚴重洗劫的地區。
烈日炎炎,記者看到繁殖區域內大片大片地塊干枯開裂,不少地區地面出現了大面積鹽晶顆粒。踩上一腳,有明顯的陷入感。天空中不時傳來幾聲孤單的鳥叫,在一些水面上,幾只黑翅長腳鷸正在發呆。
在兩塊水域中間的池埂地帶,就是許多鳥類的巢區,也是集中筑窩產蛋的地方。沿著礁石往巢區深處走,可以看到兩邊都是廢棄的鳥巢,一片荒涼。
廢棄的鳥巢也和記者想象中的大不相同,一個鳥巢約莫有成年人拳頭大,它們不是用樹枝搭建的,更多是在礁石縫隙之間,利用一些貝殼類做鳥巢底部。由于長期有鳥臥在此處,鳥巢中部都被壓出了一個小坑,看上去就像一個普通的石坑一樣,非常簡陋不起眼,一不小心就會忽略。
在靠近公路的地段,鳥巢還比較少見,記者估算一下,大約間隔2米才會有一個鳥巢。而隨著越來越深入巢區,兩邊的鳥巢也逐漸密集起來,一個挨一個,有的地段1米長的距離里,先后分布著3個鳥巢。整個池埂大約1公里長,而這只是河套地區一條普通的池埂。據了解,每個鳥巢內會有3~6枚蛋,如今這些鳥巢已經全部廢棄,鳥蛋也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