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7·5”公交車縱火案續:
嫌疑人縱火細節確認 公交車擠80多人,事發點靠近西湖景區,“香蕉水”爆燃致30人受傷,其中15人危重……5日17時許,浙江杭州市中心發生一起公交車縱火案,目前仍有29人在醫院接受治療。
近年來,公交車燃燒事件頻有發生,杭州的事故再一次敲響了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警鐘。公共安全突發事故如何應急處置,人員如何逃生,再一次引發社會的關注。專家呼吁亟須全社會協同,多策并舉確保公共交通安全。
公交車上擠了80多人 5日17時許,一輛7路公交車在途經杭州市繁華市區的東坡路與慶春路交叉口時,突然起火燃燒,當時車內有80多名乘客。一名正在事發地附近的“老廟黃金”值班的保安告訴記者,事故發生時,公交車一下子就起火了,火勢很大,他馬上拿起滅火器和周圍的人前去滅火。
目擊者周大伯說,當時他乘坐的27路公交車正跟在起火的7路車后面,大概相距30米,“7路公交車在十字路口拐彎后車廂冒煙,公交車很快停下了。”據現場人員稱,當時車內聞到有“香蕉水”的味道,很快大火就燒起來了。
起火公交車停下后,附近的熱心市民迅速前來救援。周邊商鋪的工作人員、經過事發現場的多輛轎車的司機和緊跟其后的27路公交車司機紛紛拿出滅火器,為冒煙燃燒的公交車滅火。
附近的熱心市民和車上的乘客同心協力,分別從車外和車內擊碎車窗,乘客從開啟的車門和擊碎的車窗內涌出 。“很多人都是滿臉煙灰,有的人看似受傷比較嚴重。”目擊者謝先生說。
雖然事發地位于繁華的市中心,距離西湖景區不遠,人流熙攘,但在眾人的幫助下,車內人員通過擊碎的車窗,將部分傷情嚴重的人員運出。一些人則走到馬路中央,一邊疏導交通 ,一邊攔截過路的車輛,請他們協助將傷員送到就近醫院。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事故現場很快得到控制,傷員也在第一時間被送抵醫院救治。
殘留物含“香蕉水”成分 悲劇發生后,浙江省市各級主要領導高度重視 ,先后作出批示,要求盡快查明事故原因,全力做好傷員救治。
浙江省市各級醫療機構也緊急動員,開啟綠色通道,調集重癥監護、燒傷、外科、呼吸科等多個科室最優秀的醫護人員參與救治。截至目前,30名送院治療的傷員中,有一名已經醫療處理后出院。在醫護人員的全力努力之下,目前尚未發生死亡病例。
經浙江省、市、區三級公安機關連夜偵查,公安部門于6日5時確認,5日發生在杭州的公交車燃燒事件系人為縱火,嫌疑人縱火細節也已得到確認。公安部門在調取公交車上的視頻并技術復原后發現,大火系有人故意縱火造成。視頻顯示,5日16時09分52秒,一名身穿淺色汗衫,下穿深色短腳褲,穿平拖鞋的男性嫌疑人隨身攜帶一個深色雙肩包從7路公交車靈隱總站上車,在后門照顧專座落坐,將包藏匿于座位下。17時03分06秒,嫌疑人起身,從包中取出并傾倒可燃物,隨即用打火機點燃,車廂內迅即著火。
目前,公安人員在對被燒車輛地板上的燃燒殘留物和白色塑料桶中殘留的可疑可燃液體進行了提取和化學物質成分檢測,發現液體中含有醋酸丁酯、二甲苯、三甲苯、環己酮等“香蕉水”成分。
僅有小錘還不夠 事實上,類似的公交車燃燒事件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范柏乃、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楊建華等專家表示,近年來,公共交通作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在市民的出行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高,類似情況如果頻繁發生,將嚴重影響普通百姓出行安全。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亟須全社會協同合作。
從杭州市當天發生的公交車燃燒事故看,司機迅速打開車門,方便乘客逃生;公交車窗戶被敲碎;消防、公安迅速趕到現場;周邊商鋪和過往小車司機配合專業人員進行撲救;傷員被過往車輛迅速送往醫院救治……短短40分鐘內,不僅大火被撲滅,傷員也悉數送達醫院。從這些情況看,專業人員和社會各界具備一些基本的應急救援能力。
但專家表示,類似事件頻繁發生,也給我們提供了幾點警示: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公共交通設施及其司乘人員的突發事件應急能力;二是在公交車內要配備相應的滅火能力的設施,目前看來,現有隨車攜帶的滅火設備不能撲滅火情;三是社會各界要加強院前急救的知識和能力。目前看來,公眾在第一時間的正確醫療處理方式幾乎無人知曉;四是社會各界要加強防范和自救意識,進行普及性培訓,將有關知識普及到每個人。 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