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
傅家埠,青島人想到的是美味的蘋果、葡萄和滿山遍野燦爛的桃花,這個始于明朝永樂年間的村莊現已成為傅家埠社區,但它的歷史遠不止此。1958年,這里出土了距今四千年之久的半阡子遺址;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廟宇之一的通真宮,早在漢代就在此修建;此外,社區范圍內的毗蘆庵、隆金山、花地溝等也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今天的《發現青島》就讓我們走進傅家埠,尋訪發生在這里的故事。
“半阡子”得名于五百戶 據《傅氏族譜》記載:傅氏于明永樂年間由云南烏撒衛遷來,建村于埠頂,當時的村名叫
埠上,1945年冠姓改叫傅家埠。它位于嶗山北麓山下,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駐地南2公里,東依嶗山余脈尖頂山,西與夏莊街道王曹村平原地相接,北連惜福鎮地片,南與宮家村嶺地相毗鄰。該村世代農耕,全村共有耕地面積2100畝,山嵐面積1700余畝。2004年9月,傅家埠村改為傅家埠社區。
1958年春,在位于傅家埠村東北約200米處,首次發現“半阡子”遺址。1982年再次考查,發現許多石器和陶鼎足、口沿等,通過對部分遺物的考察,認定為龍山文化遺址。而之所以叫半阡子,當地有這樣一種說法:相傳明代以前,這里已經有人居住,并且形成一個村莊,但奇怪的是這里最多只能住500戶,但凡居民人數超過這個數目,不是發生天災就是發生戰亂,俗稱半阡子地片。這片遺址地勢較高,東臨鐵騎山,南有河,北有溝,自東而西,常年流水。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6公頃。黃黏土,上層多沙較松,含較多鵝卵石,因無斷崖,文化層情況不詳。1984年,嶗山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城陽區建立后,區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傅家埠小學為沈鴻烈所建 除了半阡子遺址,傅家埠還有一處不得不提的文化遺產,那就是上個世紀30年代建造的傅家埠小學(現傅家埠幼兒園),雖然它的歷史與當地其他古跡相比算不上悠久,但對于傅家埠教育事業的發展卻具有重大意義,這所學校還是沈鴻烈親手所建,文史學者陳博州曾在《惜福恒言》一書中進行過介紹。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沈鴻烈任青島市長后,除了抓修公路,倡導開發嶗山旅游外,再就是抓教育。先后在青島市內、郊區,特別是山區選址建設了多處小學,傅家埠小學就是那一時期建成的。
惜福鎮雖山區面積大,但這里文化底蘊卻相當深厚,古老的鐵騎山是古不其人繁衍生息的聚居地,出過不少知書達理的大儒名家,但是到抗日戰爭前夕,和青島各地一樣,除了星星點點的私塾教育之外,國民教育幾乎是空白。當時的惜福鎮全鎮基本沒有小學,就是人口較集中、已成小鎮規模的惜福鎮村也沒有一處像樣的學校,山區和山區邊緣村莊就更不用說了。
1936年前后,沈鴻烈在興建市內學校的同時,對當時嶗山山區學校布局情況進行了普查。當然他十分清楚惜福鎮的地理優勢,也較了解惜福鎮古代教育狀況及其影響,他認為:惜福鎮人杰地靈,歷史上的教育狀況走在全國的前列,現在和將來更不能落后,于是決定在山區和平原之間、人口多、離城鎮較遠的傅家埠建一所小學。
傅家埠小學位于傅家埠村東的開闊地,西靠一座舊廟,再向西接傅家埠村大街,東南方王喬崮山峰高高聳立,正東方與超然村花海遙遙相望,正北方村后果園碩果累累。校舍結構同沈鴻烈在嶗山地區新建的其他農村學校模式基本一樣。大門坐北朝南,為半中半洋提垛起棱式拱門,校舍為傳統式四合院,只是南北教室及兩廂皆用回廊相通,回廊皆紅漆圓柱,水泥地面,這樣既可冬暖夏涼又可遮光。教室廂房、正房皆有,共22間,每室約60平方米,可容學生40多人。沈鴻烈在嶗山地區新建的農村學校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校址選擇的地勢較高較平,校大門由于地勢較高,一般都要走五六級以上的臺階才能進人校園。
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全國雖多數地區由國民黨統治,但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國家財政十分空虛。沈鴻烈任青島市長期間所進行的這一系列開發建設,其資金來源除政府籌集一部分外,主要依靠私人捐資。傅家埠建校也采取了這種辦法,當時除傅家埠本村鄉紳富戶捐資外,一般平民也有不少捐資,學校曾有一塊石碑記錄此事,后石碑遺失。
傅家埠小學自建校以來,一直是一所公辦學校,新中國成立后雖幾易校長,但其學制和校容一直沒有改變,不僅傅家埠的孩子在這里學習,周邊超然、宮家莊、青峰等村的學生也來此就讀,學生人數最多時達到800多名。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口的增多,新建小學的成立,傅家埠小學改為中學。2007年城陽十中在惜福鎮建成,全街道中學生集中到十中就讀,原校址成為傅家埠幼兒園。
沈鴻烈時期建起的學校,校址變遷,但1991年改建中學時留在這里的一塊石碑的碑文,卻永久地記錄下這段歷史:“歷代強國富民,教育莫不興盛,廣廈宏開,樹人富國,是興國之本。學校一九三七年沈鴻烈集資創建,原面積1400多平方米,經歷年擴建,總面積達到8781平方米,1990年民眾集資了3萬元,1991年學校投資13萬元,翻修學校,面貌全新,設備齊全,學校之建成將尊師重教這一興國之道成為民眾高貴風尚。學子如愿而來,全新而去,青巒郁秀,人文造起,蔚為大觀,特此立碑,以志千古。”
隆金山、花地溝的來歷 仔細翻閱史料才發現,原來傅家埠擁有的并不僅僅是青山秀水和豐茂的果樹,村莊從不缺乏歷史遺跡和故事,只可惜香火鼎盛一時的毗蘆庵早在文革時期就被毀壞,如今已無處可循;另一處當地十分有名的廟宇通真宮,在此前的《發現青島》中做過詳細介紹;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當地兩處有趣的地名隆金山和花地溝的來歷。
傅家埠東的塔兒山邊有座隆金山,山下有條花地溝,這里氣候濕潤溫暖,大河小溝總蓄著滿滿的水,人吃畜用,方便極了,關于山和溝名字的來由,流傳著一個傳說,城陽學者李洪濤將其收集整理于《惜福恒言》一書中。
有一天,龍王的小兒子隨著父王去布雨,在天上看中了這里的青山綠水,就偷偷留下了。俗話說:“龍活水,虎活風。”小龍就在山里攔了一道壩,蓄了一個深深的龍潭,每天無憂無慮地在龍潭里吞云吐霧,恣意玩耍。這可苦了下游的百姓,河底露出了石頭和淤泥,地上裂開了寬寬的縫子,莊稼的葉子都被烤焦了,人們過起了少吃沒喝的日子。
村里住著姐弟倆,姐姐叫華姐,弟弟叫華弟。華弟是個聰明有志向的青年,決心去殺死惡龍,華姐也很支持他。鄉親們聽說了這件事,都很高興,都來給他出主意。一個老人道:“孩子,虎怕掏心,龍怕抽筋,你不設法抽出那畜牲的筋來,怕是降伏不了它。”華弟想,龍是近不得身的,只有遠射才行。他就找到當地最善射的獵人,虔誠地拜他為師,向他學射箭的方法。半年后,他就能百發百中了。后來,獵人又教他一弦發雙箭的射法,半年后他也學會了。他用紅線吊起兩枚帶眼的銅錢,搭上雙箭,用力射去,果然一個銅錢眼里穿上一枝箭。練成了箭術,他又回家練閉氣的功夫。他鉆進羊皮口袋里,一待就是幾個時辰,后又鉆進牛皮袋里,一兩天也不出來。最后能憋口氣鉆進水底,半個時辰才出來。各種本領都練好了,華弟告別了華姐和鄉親們,獨自上山了。
遠遠地見龍潭里波濤翻滾,黑霧蒸騰,隱約可見那小龍在歡快地嬉耍。華弟就隱身在樹后,搭上雙箭,猛力射去,正中雙目,又搭上雙箭,射掉了它口邊的兩個大獠牙。龍怒了,嗅著生人的味道,一口把華弟吞了下去。多虧射落了它的利牙,華弟才沒有受傷,他拔出解刀,開始剔骨抽筋。不一會兒,一根胳膊粗的龍筋就被抽出來了。他鉆出來,往遠處一扔,龍筋變成了一座低矮而連綿的山嶺,人們叫它龍筋山,現在改為隆金山。華弟餓極了,就剜出龍心吃了下去,頓時體內一陣發熱,竟突然長高了,成了一個巨人。他覺得口渴極了,就在龍潭里喝起水來,把整個龍潭的水喝光了。他太想華姐和鄉親們了,就立即往回走,他勞累地倒下來了,變成一座山。他的口成了洞口,嘩嘩地向外流著清水,清涼的水流出山外滋潤著萬物。人們不知道哪座山是華弟變的,就把龍潭下的那條溝叫華弟溝,現在叫花地溝。 文/圖 城市信報記者 黃默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