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獎項名單
●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青島華創風能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大功率(1.5~5.0MW)風電機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系列微生態新藥產業化技術開發及應用”、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完成的“高吸液型殼聚糖纖維生產技術”、青島橡六輸送帶有限公司承擔完成的“耐高溫擋邊輸送帶”
●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青島農業大學牽頭完成的“花生機械化播種與收獲關鍵技術及裝備”、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牽頭完成的“復雜疊合盆地的原型恢復與疊合單元類型區劃理論與技術方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牽頭完成的“刺參系列產品標準研制及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范”、青島康地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新型動物用天然植物藥關鍵技術開發與畜禽健康養殖示范”、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完成的“支持寬動態、透霧功能的高清網絡攝像機”、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完成的“F-DPlus柔性雙變頻控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完成的“JWF1209型梳棉機”、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完成的“零醇啤酒的研制”、青島科泰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承擔完成的“無沖擊振動偏心機構在全液壓單鋼輪壓路機上的應用”
■部分獎項
蝦蟹殼提煉纖維用于手術不留疤
青島即發集團研發的高吸液型殼聚糖纖維是一種符合現代敷料要求的新型材料,在一般用殼聚糖纖維的生產過程中引入吸水基團,改變了傳統纖維不吸水特點,使其具有吸液性能,為世界首例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榮獲2013年度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據了解,殼聚糖纖維是從海洋蟹殼、蝦殼中提煉出的一種生物纖維,具有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吸附性、可降解性等性能,是目前自然界唯一帶陽離子的天然動物纖維,在紡織、醫學、化工、食品等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國際上一直是一種被研究應用和推廣的重要材料。殼聚糖纖維以無紡布、紗布等不同形式可用作醫用止血材料、傷口愈合材料、體內手術隔離材料、免拆手術縫合線、腔隙填充材料以及整容、整形等與人體組織緊密接觸的衛生材料,集止血、消炎、促進愈合等多功能于一體,可減少抗生素的使用,縮短醫療周期,可被肌體吸收而不留疤痕,避免二次損傷。
據了解,該項目生產技術填補了我國材料領域的空白,并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
8年造出治療腹瀉便秘微生態新藥
上世紀90年代初,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導致廣大民眾腸道菌群失調,冷涼瀉、喝酒瀉等慢性腹瀉、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腸癌等腸道疾病以及小兒濕疹、黃疸等兒科疾病的高發,且沒有有效治療藥物。
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歷經8年艱苦創研的系列微生態新藥項目,日前已成功實現產業化,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項目榮獲2013年度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據了解,研發團隊經過技術攻關,開發的系列微生態新藥具有修復受損腸黏膜、室溫保存、安全性高、耐胃酸、腹瀉便秘雙向治療等優勢特色,已為包括袁隆平院士等在內的數百萬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節省了數十億元醫療費的支出。
新裝備讓花生播種收獲很輕松
青島農業大學“花生機械化播種與收獲關鍵技術及裝備”項目榮獲2013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據了解,該項目由青島農業大學牽頭聯合山東五征集團有限公司、青島萬農達花生機械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共同完成。根據我國不同區域花生的種植特點,劃分出五大花生主產區,制定了農機農藝融合的機械化生產種植模式;創建了花生機械化播種與收獲的關鍵技術體系,創新研發出了實現本套技術體系的系列機械裝備。
“該項目首次提出了花生播種集成聯合作業機械化技術,自主研發了花生低損傷精播作業、多壟仿形聯合作業、膜上苗帶覆土、擺拍去土和甩捋摘果等播種關鍵技術,實現了多項作業有效集成,比常規機械作業生產效率提高了20多倍。”該項目相關負責人稱。記者 魏海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