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轉移支付是不是越少越好,會不會完全消失?山東省財政廳預算處李磊認為,關鍵看具體項目的設置和具體的資金分配使用。比如,有些民生政策需要引導地方政府去干,如果全變成一般性轉移支付,政策引導的效果就不明顯了。再如節能減排,企業一般是不會主動去淘汰落后產能的,需要政府拿錢去引導。
基層擔心壓減專項會不會一陣風刮過又出現反彈,省財政廳廳長于國安說:“加快專項轉移支付制度改革,關鍵是要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睘榇?省財政廳出臺三項舉措:
建立
專項資金定期評估、動態調整的進退機制。一方面嚴把入口,嚴控增量,未經省政府
常務會議批準,一律不得新設專項;另一方面暢通出口,優化存量,對各項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進行動態評估,對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使用效益不高的專項堅決予以清理。
改進資金分配方式。建立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對專項轉移支付,大力推行因素法分配。對確需分配到項目的專項轉移支付,大力推行競爭性分配。
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獎優罰劣,真正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機制。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所所長劉德軍認為,應當設定專項轉移支付的門檻和準入機制,嚴格控制規模,積極推進專項資金使用管理信息公開,讓資金分配原則上直接面對民眾,接受社會監督。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