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上死亡的江豚。(市民供圖)
4月20日下午4時許,市民任女士在步行經過
沙子口海邊時,發現一群人圍著海邊礁石上一頭死去的“海豚”看,這頭“海豚”眼睛和鰭已經被人挖掉。經專家初步鑒定,這頭“海豚”實際上是江豚,已經死亡多日。
20日下午,市民任女士發微博@ 半島都市報反映稱,沙子口附近海邊的礁石上有一頭死去的“海豚”,引來不少市民圍觀。21日,記者聯系上了任女士,據她介紹,“這只‘海豚’左眼已經被挖掉,身體左邊還有一個大洞,身上的側鰭不翼而飛。”
“這么美麗的生靈死亡太可惜了。”一位比較熟悉海洋生物的市民仔細查看后稱,從外形看,應該是俗稱“海豬”的江豚。“可能有人覺得江豚的鰭像魚翅一樣滋補,就把鰭給割掉了。”一位市民建議盡快把這只江豚處理掉,不然在礁石上很快就會腐爛。
21日下午,記者聯系了青島水族館的海洋動物專家王主任,據王主任介紹,江豚和海豚最大的區別是沒有尖嘴、沒有背鰭,照片中的生物并沒有尖嘴和背鰭。“所以從這兩點看,我覺得這是一條江豚。”不過,王主任因為無法看到實物,只是初步判定。
據了解,江豚屬于洄游性水生動物,在黃海海域也有著較廣泛的分布。“每年四五月份,不少江豚開始靠近膠州灣近海海域頻繁活動,在夏季達到頂峰,秋季江豚開始逐漸游離近海岸。”王主任告訴記者,根據以往的經驗,春季受傷死亡的多是成年江豚,秋季則多發生小江豚死亡事件。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克雄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曾表示,中國的江豚主要有黃海種群、南海種群以及長江種群。膠州灣附近海域的江豚屬黃海種群,青島近海的江豚相較長江江豚而言洄游性不是很明顯,嚴格來說它們沒有固定的路線,食物豐富程度以及水溫變化都可能改變它們的航線。
這只江豚是因何喪命的?王主任稱,江豚自身具備的定位系統分辨方向的能力很強,天氣轉暖后江豚追逐魚群靠近海岸 ,因擱淺而無法洄游的狀況也時有發生。“但這只江豚的腹部和嘴部有明顯割傷,不排除是因為人類活動而死亡。”王主任稱,漁業誤捕、螺旋槳打傷已成為近年來頻發江豚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江豚皮膚脆弱,經不起硬物猛烈碰觸,它們的自愈能力又很有限,傷口較深的話即便放歸海洋也很難存活下來,市民發現受傷或者死亡的江豚,請及時告知漁政部門,也可撥打青島水族館救護中心的電話。 記者 劉玉凡 徐杰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