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學會“三多”,輕松避開陷阱
如何避免網民被騙,大學城派出所民警支招,要學會“三多”,即多想、多問、多學。
第一“多想”。不要相信天上能掉餡餅。遇到
中獎、免費贈送、快速致富之類的好事,一定先動冷靜一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莫名其妙的“好運”一定有蹊蹺。
第二“多問”。遇到事情要多向身邊的人請教,尤其是向社會經驗豐富或具有專業知識的長輩,切忌盲目行事。
第三“多學”。多學習網絡購物知識和金融安全常識。網絡購物自有它的優勢,沒必要因為它存在陷阱就不敢用。其實正規的購物網站,大多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只要深入了解、充分運用,風險并不大。關于銀行卡和網上銀行,我們至少應當知道,堅決不能按照陌生人的指令去操作,對方給我們匯款,也只需要卡號和戶名,既不需要用銀行卡和他交互操作,也不需要驗證碼、密碼、身份證號碼。
■全國人大代表——
—重拳打擊電話
網絡詐騙 “利用電話、網絡進行詐騙犯罪的案件越來越多,現有的立法及司法解釋仍不夠嚴密完善。”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紹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車曉端建議,重拳打擊。
近年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電話 、網絡進行詐騙犯罪的案件逐年增多。車曉端在調研時了解到,在我國東部沿海的某地級市,去年共發生電話網絡詐騙4886起,同比2012年上升了24%,其中損失10萬元以上的130起。“由于電話網絡詐騙具有手段翻新快、反偵察能力強的特點,所以破案打擊成效甚微。”車曉端說。
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稱,據數據統計,去年我國電話詐騙發案30多萬起,其中使用網絡改號電話作案的占90%以上。
車曉端說,電話網絡詐騙往往是團伙犯罪,職責分工明確,騙術花樣繁多,具有犯罪侵害面廣、作案工具智能化、聯系非接觸性、作案空間跨度大等特點,有些團伙甚至在開展規模化、公司化運作,給公安機關偵破此類案件增大了難度。
與犯罪團伙的嚴密組織相比,我國現有立法及司法解釋仍不夠嚴密完善,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間。比如法律規定,對每個對象懲處需確切查證其犯罪次數或者產生的詐騙金額。但是實際辦案過程中,很難查證每個犯罪嫌疑人撥打電話(發短信)的數量以及獲得的非法收益。
車曉端建議,在現有相關司法解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整個團伙犯罪次數或非法收益達到定罪標準的,對同一窩點撥打(接聽)電話、發送短信人員,以及明知他人實施電話、網絡詐騙犯罪,為其提供信用卡、手機卡、通訊工具、通訊傳輸通道、網絡技術支持、費用結算、專門取款等幫助的人員,一律以詐騙罪定罪處理。新華 記者 高曉飛 實習生 周青青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