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的保單上,兩處簽名的字體明顯不一樣。本報記者 岳茵茵 攝
聽信保險業務員“忽悠”分5次存入3萬元,想取現兌息,卻發現非但高額利息沒兌現,還
損失了5000多元。近日,任城區李營街道村民李先生發現其為兒子存的款竟然變成了“萬能險”,讓他很是窩火。針對此事,濟寧涉事保險公司個險部經理承認業務員存在非常明顯的保險誤導銷售,公司有一定責任。
3萬元存款“變身”萬能險
43歲的李先生平時做些木工活小有積蓄。4年多前,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中心支公司的業務員蘇女士找到他推銷一款產品,說很適合他為兒子存錢,按天計息,利息比較高。
“當時我已經給兒子投了一份18年的保險,擔心是推銷保險,所以再三問她是不是保險,她說不是保險,是高息存款。”李先生說,由于當時家里剛蓋了新房沒多少閑錢,所以拒絕了業務員蘇女士提議。而此后一段時間,蘇女士又幾次去了李家,向李先生介紹“存款”的高利息,并說不是保險,只是單純的存款。經不住蘇女士再三游說,李先生答應了存款,每年存6000元。2010年1月6日,蘇女士拿著李先生的身份證,去李營鎮上一銀行網點為他辦了一張存折,讓他定期存錢。
隨后,李先生往存折里存入了第一筆6000元,蘇女士找到他,讓他在“存單”上簽了字。之后5年,李先生每年準時存入6000元。“4年來已經存了5次,前幾天我想看看有多少利息,結果一查只有24800元了,還虧了5000多元。”李先生滿臉氣憤地說。
保單簽名的字體明顯不一致
3月3日,本報記者跟隨李先生和業務員蘇女士,來到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中心支公司。
記者瀏覽李先生手中的投保書,發現里面投保人簽名的字體不一致,向他核實是否本人簽名。李先生這才注意到保單上手寫的“本人已閱讀保險條款,產品說明書和投保提示書,了解本產品的特點和保單利益的不確定性”字樣以及后面的簽名并非自己填寫,而是別人代簽。對此,吳經理解釋說,保險合同過了兩年后,視同本人簽名。
“存錢后我簽過名,可當時蘇女士說就是存款,不用看,所以我就沒看。”李先生說。對此蘇女士有不同說法:“保險合同在你手里放了好幾年,你怎么可能不看呢。”
交涉中,李先生問業務員蘇女士,為什么當初她說的“存款”成了萬能險。面對吳經理,蘇女士多次對李先生解釋:“這是一個儲蓄養老,就是一個存款,比活期折子都好。”期間,只要蘇女士一提起儲蓄、存款這類字眼,吳經理便打斷蘇女士親自解釋。
吳經理告訴李先生,他為兒子投保的是健康寶個人護理保險(萬能型A款),是一種帶有儲蓄、理財性質的保險,保險時間比較長,到被保險人70周歲才到期,第一年有12萬元的保額,第二年降為1萬元,這樣就有更多資金進入儲蓄賬戶。“第二年保額降了,我根本不知道。”李先生說。
最后吳經理表示,蘇女士在銷售保險過程中,對李先生進行了誤導,并坦承蘇女士經辦的保險業務中已出現了幾例類似情況。吳經理稱蘇女士現已離職,公司存在一定責任。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