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財會等崗位最熱門
元宵節一過,
平度市人才市場就迎來了招工高峰,記者了解到,平度市春季招聘會一個接著一個,吸引了不少求職者和用工單位參加。求職者為的是盡快找到一個薪酬高的滿意崗位,招聘企業則為了備足人才,重裝起航。日前,記者走訪了解到,雖然今年的用工企業為求職者提高了薪酬,完善了各項福利待遇,但處于觀望階段的求職者仍不在少數。
2月18日,元宵節過后的首個招聘會,30多家企業共提供了300余個崗位,工種以服務員、普工、司機等服務類為主,吸引了千余名求職者進場應聘。盡管與“春風行動”相比,進場人數略有減少,但現場依然人頭攢動。
“這次招聘會各類企業都有,可以選擇的崗位也多,總體來看,給出的待遇比較好。”周揚是一名“裸辭族”,曾在一家廣告公司從事市場營銷工作,但因不滿待遇問題,春節前選擇了辭職。春節一過他就參加招聘會,為的是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企業和崗位,共投出13份簡歷,其中有5家企業已通知其準備面試,職位均與銷售相關。
招聘會現場,記者發現,銷售、行政人員、財會等高薪或者坐辦公室的崗位最為熱門,也吸引了眾多求職者。為吸引更多優質人才,不少企業還提高了薪資待遇以及給予帶薪休假、包食宿、投保險等。“2000元至4000元的底薪+月績獎+年終獎+五險。”在一家家具公司的招聘展位前,不斷有前來咨詢的求職者。優惠的條件吸引到了周揚的注意,有著市場
工作經驗的他毫不猶豫地投遞了簡歷。
求職者找工作,“貨比三家”
由于年后的幾場招聘會都是綜合類的,所以面對的人群多以農民工、機械工等為主。“這段時間招工的多、求職的也多,但現場看看的人也很多,反而不好招工,求職者一般要觀望兩三天甚至一周,挑選自己最滿意的工作。很多企業為了盡快招工也會和其他用工單位進行比較,相應提高
招聘崗位的工資待遇。”一位企業招聘人員告訴記者。
在招聘現場,記者發現許多求職者確實仍處于“觀望階段”。一位平度本地女士想尋求一份服務員的工作,她連續詢問了數家餐廳、超市。工資多少,每天工作多久,怎么輪班,提成獎金怎么算,有沒有保險,每一個問題都會問得很詳細。
參加18日市人才市場招聘會的求職者劉女士今年34歲,因病在家休息了幾年后,她決定重新找份工作,因為年齡優勢,她很快就找到了三家自己心儀、對方對她也較為滿意的單位,但是考慮到上班地點和住所的遠近以及薪酬等多個因素,劉女士最后放棄了這幾家單位。如今,70后、80后的求職者往往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由于多數已經成家但尚未立業,在應聘中他們考慮最多的是就業前景和薪酬福利。“父母都上了年紀,家里還有孩子需要養活,所以,我找工作就考慮得更長遠一些,需要看看崗位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怎么樣,還要看這個行業的就業前景和上升空間怎么樣。”劉女士表示。
今年30歲的求職者李立擠到一家鋼結構材料企業前,張口就問:“電焊工一個月能給多少錢?”該企業負責人做出回答后,李立又努力擠到另外一家企業咨詢了同樣的問題,平衡各招工單位提供的薪資待遇后,李立選擇了一家待遇在3000元左右,同時能提供班車的企業,并填寫了簡歷。李立表示:“同樣是出一份力 ,當然要挑工資高的,公司通知我下午1點半去面試,希望能一次通過。”
年輕人經驗不夠,屢屢碰壁
盡管不是畢業季,在市人才市場招聘會現場,一樣有畢業生的身影。相比之下,許多90后畢業生還沒有真正步入社會,家庭的擔子也相對較輕,在求職過程中,多數會選擇不受拘束的工作環境。在現場,一位90后接受采訪時就說:“我剛畢業沒多長時間,就是想出來找個工作歷練一下,雖然父母不需要我掙錢養家,但是在社會上學習點東西總是沒錯的,就是希望工作別太累、別太受拘束了。”
大四學生小陳打算畢業之后回家鄉工作,由于沒有工作經驗,加之對家鄉用工市場不太熟悉,就想趁著寒假,到招聘會現場看看。“現在本科生已經一抓一大把了,就業問題越來越嚴峻,我沒畢業就開始關注就業了,如果有合適的崗位,我會選擇先工作積累經驗。”小陳說。
然而就一些崗位而言,沒有經驗是過不了關的,1995年出生的胥亞靜就吃了沒有工作經驗的虧,學習財會專業的她,這兩天屢屢碰壁。“我對口的工作是會計,但這個職位是企業的核心,很需要工作經驗。”連續被三四家企業婉拒后,她無奈地說。據了解,胥亞靜畢業于平度市職教中心,想找一份會計的工作,采訪過程中,這個實在的小姑娘一口氣將自己的工作履歷全部跟記者說了一遍,“已經工作快兩年了,第一份工作是在化肥廠做會計后來辭職了,第二份工作是代理記賬,主要是去學習。”她表示,一般的招聘單位要求3年以上的財會工作經驗,剛畢業一年半的她根本沒有那么多經驗,由于缺少經驗,她的大部分同學都不做本專業的工作了,也由于工作經驗少,前幾天面試了三四家單位,卻一直沒收到回復,薪酬方面,她希望工資2300元以上,以前的工作沒有保險,下一份工作她希望找個能給投保的。
業內人士:就業者應先就業再擇業
由于現在80后、90后求職群體,大多受教育程度較高、就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擇業觀念和求職意向變化大,對于一些低端崗位并不考慮,更多是期望坐辦公室,從事一些輕松的工作,但是企業提拔管理人才時大多會在公司的老員工中選拔,而不會直接招聘大中專畢業生。
“找工作并不是問題,問題是要找個好工作。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供出來不是希望我去端盤子的,如果真是那樣,大學就沒有必要上了。公務員工作穩定,父母也希望我能成為一名公務員。”畢業于濟南大學的小楊說。像小楊這樣的大學生不在少數,本科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和定位都相對較高,不想學無所用,通常會選擇專業對口,穩定的工作,并且也希望能從事一些發展前景較大的工作,餐飲服務行業幾乎不在這一類人的考慮范圍之內。
人力資源市場相關負責人說,不僅僅是年輕人,對于所有的求職者來說,雖然有生活成本上漲壓力及薪酬待遇、事業前途等種種顧慮,但是轉變就業觀念是一個不得不提的話題,求職者應該先就業后擇業,使自己不斷增值才是穩定的前提。
文/圖 記者 張雪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