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三:農村環境
建立綜合整治長效機制 "
新農村建設讓老百姓住上了樓,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環境的整治同樣要跟得上。"市人大代表于永浩說,如今隨著各種經濟型作物的種植和加工業、運輸業等產業的興起以及各種經營運營模式的轉型,讓老百姓手里的錢多了,但整個農村的環境整治還是沒能跟得上,因此一部分村民干脆在城里買了房,現在的建設現狀還是距離新農村建設的初衷相去甚遠。
市人大代表于永浩認為,目前農村垃圾管理應該有統一的回收機制,環境的改變,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垃圾、污水處理應該提上日程。市人大代表遲建珉建議,要建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切實改善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各級政府要詳細研究各類村莊情況,加大投入,對集體收入薄弱村莊予以補貼,保證村莊環境整治有人抓有人干、衛生日清日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要加大垃圾集中處理度,防止二次污染,著力將農村打造成為秀美宜居家園。
市政協委員許輝提出,建議選擇部分有條件的中心鎮農村新型社區與工業園區開展建筑節能與分布式能源應用示范,主要實施內容包括,結合社區建設區域的特點,借鑒歐洲小城鎮整體一體化與可再生能源等先進理念,有針對性地采用新技術、新方法,解決集聚型社區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秸稈焚燒、取暖、用氣等環境、能源利用問題。開展環境監測與生態修復工作,特別是對于大沽河流域等生態環境要求高和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域,建立霧霾、水、土壤、濕度、風等環境監測體系,將不同監測網絡數據整合,對未來污染走勢進行預判,及時提出實時處置建議。
█
焦點四:生活成本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市政協委員于萍提到,降低農民市民化成本,加快推進我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核心任務之一。受工作機會、宜居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轉移人口將更加趨向于沿海較發達地區,而較發達地區的市民化成本要普遍高于平均成本。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過程中的成本負擔問題,將會阻礙我市的城鎮化進程。
市政協委員于萍建議,統籌推進我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形成全市城鎮化的 "一盤棋"。流出地政府重點放在提升農業轉移人口的生存發展能力上,突出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和就業技能培養,使農業轉移人口流得出、能生活,同時注重增加農業轉移人口的財產性收益,使其從承包地、宅基地的流轉中獲益。流入地政府重點放在改善農業轉移人口生活條件上,突出抓好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改善農業轉移人口住房保障條件,健全針對農業轉移人口的救助機制,使農業轉移人口留得住、過得好。
于萍認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涉及教育、醫療、就業、社保等多方面和多個政府主管部門。這使農業轉移人口難以全面了解自己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爭取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也不利于政府從總體上摸清情況,進行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創新。于萍建議,市、區(市)兩級政府自上而下建立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委員會或聯席會議制度,主要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政策問題,增強各部門政策之間的聯系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本版撰稿 記者 于順實習生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