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調委工作流程。 制圖 楊帥
齊魯晚報2月12日訊(記者 楊林) 因為能夠在處理醫護糾紛時“一碗水端平”,獨立于醫院、患者外的醫調委近年受到熱捧。目前,青島正在籌建的醫調委已在南京路上掛出招牌,由資深醫生、律師組成
醫患糾紛咨詢團,專職調解員也將上崗,醫調委預計今年開門。
12日,記者來到南京路215號,房門上方掛著的“青島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稱醫調委)牌子格外醒目。醫調委分上下兩層,一樓有調解室,二樓是辦公區。一名工作人員稱,元旦至今,醫調委辦公室一直在內部裝修。醫調委目前只剩下手續在走流程,預計今年要開門。
在山東省內,醫調委早已不是新鮮事。2010年,山東省衛生廳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患糾紛預防和調處工作的意見》(以下稱《意見》),要求建立獨立于醫院和患者外的醫調委,處理醫患糾紛。濟南市等地隨后成立醫調委。
對于青島市醫調委“難產”的現實,在2013年“三民”活動期間,青島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醫調委因需要多部門協作導致遲遲未成立”。據了解,已掛牌的青島醫調委由青島市衛生局、司法局、財政局分別提供醫療、法律、財力支持。
《意見》指出,醫調委調解醫患糾紛免費,需配備3名以上專職調解員。青島市醫調委目前也招聘了專職調解員,他們既要懂醫學、法律知識,還要有較高調解技能。青島市醫調委還依托法學會、律師協會、醫學會等組織建立醫療糾紛專家咨詢團,由120名醫療專家和120名律師組成。
5種情況下,患者可以通過醫調委進行調解索賠,分別是患者在診療護理時受到損害,醫院有過錯的、包括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中沒有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診療、醫生沒有及時說明醫療風險;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中沒有盡到與當時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護理任務,造成患者損害;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缺陷造成患者損害;醫院違反有關診療護理規范;醫院無過錯,但發生了無法預料、不能防范的醫療意外,造成患者損害、患者提出補償要求的。
醫調委堅持屬地管理原則,醫患雙方申請調解的,應向醫療機構所在地醫調委申請。今后青島市直醫療機構申請調解醫療糾紛的,應該向青島市醫調委提出申請。
延伸閱讀
受著夾板氣,要來200萬賠款 黃島區醫調委成立一年半,已受理調解38起
作為青島探索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的先行者,黃島區醫調委2012年6月就成立了。醫調委人員配備分專職和兼職兩部分,專職人員為區醫調委主任1名,專職調解員2名,分別從司法、衛生系統退休人員中聘用;兼職人員主要是指醫學、法學、保險專家庫中的專家,有調解任務時隨機從60人的專家庫中抽取。
黃島醫調委負責人何兆平是一名司法系統退休的公務員,他介紹,黃島醫調委已收到醫患糾紛調解申請48起,受理38起。受理的38起中,6起對醫患雙方進行了說和,沒有走法律程序,剩余32起中25起已經通過司法確認,7起尚未確認。患者實際得到賠償200余萬元,其中單次調解中患者最高得到的賠償為32萬元。
“患者拿到賠償32萬,可能原來要價能達到百萬?!焙握灼秸f,醫患糾紛中往往患者想多要錢,醫院想少賠錢,調解員兩邊不討好。由于黃島醫調委沒有配公務車,頻繁往返醫院取證也讓調解員們跑斷了腿。
通過一年多的工作,何兆平發現很多醫患矛盾本可以避免。一大部分醫患矛盾因為醫患溝通不好而起,有的患者對醫生看病的態度不滿意引發糾紛,“有時候醫生多說句話也不至于鬧掰?!?br>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