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百度“百發(fā)”、網易“添金計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
理財產品相繼出現,各家
互聯網公司紛紛加入理財產品戰(zhàn)場,而且推出的理財產品預期
年化收益率似乎一個比一個高。記者登錄余額寶官方網站,發(fā)現其七日年化收益率已高達6.745%。記者調查發(fā)現,有的互聯網公司之所以推出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1%的理財產品,有它的長遠目標,那就是培養(yǎng)忠實用戶,以獲得長遠的經濟利益。
銀行職員也把錢存進余額寶 “將85后、90后草根用戶帶入基金理財的大門,讓他們體驗用零花錢賺錢的樂趣。”這是去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為余額寶設的市場定位。
事實的確如此,剛入職場2年的國企職工周丹,工作兩年攢了3萬多元存款,周丹的這筆錢一直都躺在銀行賬戶里,一部分是活期,一部分是定期。直到出現了“余額寶”,周丹才算正式踏入理財的大門。“都說錢生錢,我這一點錢能生出多少錢來?2013年下半年,辦公室開始有同事用余額寶了,大家都打趣說,存進去一萬元,每天能免費吃一根1.5元的雪糕。”
不光像周丹這樣的白領對余額寶十分熱衷,在銀行業(yè)內人士眼中,余額寶同樣是“香餑餑”。一家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大家把錢放在余額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有時候開會,還會提到互聯網金融。比較尷尬的是,我們一邊拉客戶在銀行存款,一邊把自己的錢投到互聯網理財。”
光大銀行威海路支行的高級理財師姜麗稱:“如果手頭閑錢不足1萬元,可以買貨幣基金或者存入余額寶,再就是買基金版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4%~6%。很多剛剛走進職場、收入不多的年輕人比較適合這種理財方式。這些方式都屬于吊絲理財方式。”
網易自掏腰包給網友補收益 “排隊中,5秒之后再次提交……”在香港中路的高檔寫字樓里上班的朱小姐一早守在電腦前,一臉的失望,她一次次點擊鼠標刷新界面,面前的電腦屏幕上仍是顯示“排隊中,5秒之后再次提交”。這是不久前她在網易理財“添金計劃”開售時的經歷。在經歷了數十次的刷新后,朱小姐終于買到了網易理財的這款產品,花了半個多小時。2013年12月25日上午10點開售,僅僅1小時20分鐘后,5億限額的這款理財產品宣告售罄,超過20萬人參與搶購,19230位用戶搶購成功。朱小姐告訴記者,網易理財推出的是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11%的高收益產品。
朱小姐手機里安裝了一款類似于“微信的”客戶端——“易信”,是購買網易理財產品的前提條件,理財產品推出前,“易信”推送了一條用戶信息。“之前用的都是微信,這不是湊熱鬧嗎,注冊了易信賬戶。”這次參與搶購的條件之一便是下載網易旗下社交工具“易信”并注冊,還要關注“網易理財”在易信上的公眾賬號,從而查詢產品的收益率。轉賬、取現等操作行為還需要通過網易旗下的另一款產品—— 第三方支付平臺“網易寶”,用戶使用網易寶可以購買網易彩票、保險、保健品等其他產品。朱小姐點明:“實際上網站這是在用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來綁定客戶。”
記者了解到,網易“添金計劃”對接的是“匯添富現金寶貨幣基金”。產品的具體收益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匯添富現金寶產品本身的收益,預期年化收益率達6%;另一部分則是網易加送5%的年化收益率,即每位投資者累計成功購買金額中2萬元及以下部分,由網易給予年化收益率高達5%的現金紅包補貼,也就是說網易自掏腰包給網友補收益。于是,這款理財產品成為去年互聯網金融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產品。
網易理財官方網站上的產品說明顯示,給予的補貼期限為3個月,從2013年12月27日起按日發(fā)放。11%—— 不僅遠遠高于銀行存款利率,也高于不少銀行業(yè)理財產品。各家互聯網公司用高收益理財產品吸引用戶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
專家:實際收益率沒那么高 2013年10月28日,百度理財推出了號稱能達到8%年化收益率的首款產品“百發(fā)”,兩天后,記者發(fā)現其與華夏基金合作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并未達到此前宣傳的8%,僅為4.7%。
和網易理財類似,想要購買百度“百發(fā)”理財產品,必須注冊成為“百度理財”用戶,這一賬號會和百度知道、百度地圖、百度貼吧等一系列產品打通。島城一家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稱:“客戶是互聯網企業(yè)競爭的最終目標。去年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階段,各家互聯網企業(yè)注重利用自己的平臺招攬到大量用戶。搶奪到用戶后,互聯網企業(yè)可以通過精準營銷等方式,將這部分剛剛培養(yǎng)起來的網上理財族延伸到自己的其他產品中。”
“在
網絡和基金公司的合作模式中,往往都是由基金公司提供貨幣基金,互聯網企業(yè)負責營銷。”百度、網易等旗下的理財產品高調保證高收益,但是基金法規(guī)定,公開披露基金信息不得有預測投資業(yè)績、違規(guī)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等行為。因此去年10月,針對百度宣傳其理財產品有8%的年化收益率,證監(jiān)會曾指責其宣傳目標年化收益率8%,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網絡上宣傳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實際上并沒有那么高的收益,都是噱頭,因為本質上是購買基金,基金的收益比較穩(wěn)定,實際的年化收益率多在4%到6%之間。”另外,互聯網金融應該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但是在各家網站上,多數消費者看到的只是簡單的產品介紹,沒有看到足夠的風險提示內容。島城一家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稱:“現在來看,會在網上購買理財產品的,大部分都是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線下理財產品的年輕人。對這部分人群而言,各家互聯網企業(yè)更需要在鮮明位置標明產品的風險等級、潛在風險,而不是只拿高收益來吸引人,實際上這幾家網站推出的理財產品,目前來看,實際收益應該相差不大。”記者 王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