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記者10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我國第二批深海
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從今年7月2日開始,經過報名、初選、復選、定選及政審考察等共18個環節,已成功選拔出潛航員學員6人,其中2名為女性學員。
????最小的1990年出生
這6名潛航員學員為劉曉輝、齊海濱、楊一帆、張奕、陳云賽和趙晟婭。6人中,年齡最大的1985年出生,最小的1990年出生。他們將于2014年開始接受為期兩年的培訓,并在2016年通過考核后最終成為正式潛航員。
據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劉峰介紹,這2年的培訓由10個模塊組成,包括潛航員素質培訓、專業理論培訓、潛水器技術理論培訓等。與我國第一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選拔培訓時相比,目前我國對潛航員的培訓將更為成熟。
"第一批潛航員可以說是和‘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一起摸著石頭過河,同時成長起來的。現在‘蛟龍’號已經完成海試,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我們對潛航員的培訓也更加系統全面。"他說,"除了在潛水器專業技能上打造‘全才’,他們還將接受一系列文化課程,乃至禮儀、儀表等方面的培訓。我們希望他們能成為我國海洋界的縮影,把海洋意識傳遞給全國公眾。"
????女性特點更符合條件
對于社會公眾關注的女性潛航員,劉峰說,男女潛航員的選拔標準是一致的,女性心細、心理穩定的特點更加符合載人深潛的條件。"世界上早已有女潛航員駕駛潛水器下潛的例子。潛水器載人艙環境不涉及失重或者大氣壓改變,也沒有發現對女性生育等方面的影響。"他說。
"選拔時,我最擔心的是暈船的問題。但看起來平時堅持鍛煉的習慣幫了我很大忙,順利過關。"6人中年齡最小的"90后"女潛航員學員趙晟婭告訴記者,"我覺得自己能夠入選,優勢在于各方面能力比較均衡。我相信年齡不是問題,性別也不是問題,我有信心在2年后成為一名合格的正式潛航員。"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選拔也是我國首次面向全國公開選拔潛航員學員,同時,本次選拔產生了我國首批兩名女性潛航員學員,對我國載人深潛事業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也為我國建設形成一支專業結構科學、學歷層次合理、年齡與性別比例適當的載人潛水器潛航員隊伍打下堅實基礎。本報記者
????學員簡歷
劉曉輝,男,漢族,1988年10月生,山東臨朐人,未婚,碩士研究生在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過程裝備與控制專業,2014年畢業。
齊海濱,男,漢族,1985年生,山東臨沂人,已婚,大學本科,畢業于山東交通學院,輪機工程專業。2008年參加工作,現就職于中遠散貨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楊一帆,男,漢族,1989年3月生,新疆阜康人,未婚,研究生碩士在讀,華中科技大學,精密儀器及機械專業,2014年畢業。
張奕,女,漢族,1988年1月生,河北省唐山市人,未婚,研究生碩士在讀,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2014年畢業。
陳云賽,男,漢族,1987年12月生,湖北十堰人,未婚,碩士研究生畢業,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專業,2013年7月參加工作,就職于青島興程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趙晟婭,女,漢族,1990年8月生,河南省安陽市人,未婚,研究生碩士在讀,大連海事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2014年畢業。
????新聞背景
"蛟龍"號大事記
●2001年,中國大洋協會、中船重工集團702所、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中科院聲學所、中船重工集團701所等單位的專家編寫完成了《7000米載人潛水器總體方案論證報告》。
●2002年,科技部將7000米載人潛水器研制列為863計劃重大專項。此后6年間,在中國大洋協會組織下,中船重工集團702所會同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和聲學所等國內百余家科研機構和企業,聯合攻關進行潛水器的設計制造。
●2008年,載人潛水器本體研制完成,水面支持系統研制和試驗母船改造完成,潛航員選拔和培訓完成。
●2009年,載人潛水器在南中國海首次開展了1000米級海試,最大下潛深度達1109米。
●2010年,載人潛水器命名為"蛟龍"號,在南中國海完成了3000米級海試,最大下潛深度3759米。
●2011年,"蛟龍"號在東北太平洋開展了5000米級海試,最大下潛深度5188米。
●2012年,"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開展7000米級海試,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創造了全球同類型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