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土地流轉紅利“紅”下去
曾經不要億元現金要網點房,怎樣再出發考驗西田人
40歲的李新革從2004年起任西田村委主任,當時農民基本不再以種田為生。當時,城鎮化悄然起步,西田土地陸續發生流轉 ,村民在集體土地上建起廠房,用于租賃獲取收入。服裝、箱包等制造企業落戶西田,聚集形成工業園區。舊村改造前,靠廠房租賃,村里一年可獲得300多萬元的可支配財力。
2007年,西田啟動舊村改造。村集體留有200多畝土地,其中居民安置區100多畝。在安置區北面的20多畝土地上 ,新社區配套建設商業店面1.2萬平方米,產權屬于社區集體。租賃商業店面,為集體經濟注入新鮮血液,社區的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200多萬。
在產業的升級換代中,一家總投資超百億的大型數碼城落戶西田及周邊社區。西田社區工業園被劃入拆遷范圍,需拆除企業40家約8萬平方米,由此換來近億元的拆遷補償。巨額資金從天而降,土地流轉再次為農民變現。
2012年,工業園拆遷如期完成。地上附著物拆遷補償金,由建廠房的村民直接領走。土地補償金劃入集體經濟發展的后備資金。在和開發商的博弈中,西田人作出大膽決策:近億元的補償金,不要現金,全部換成等值的商業網點房。
“這么多錢,咱以前誰都沒見過。要是按人頭分下去,人均10萬多元,花花也挺順手的。但是,咱不能只看著眼前,還要為子孫后代的長遠利益做打算!”西田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志儉的這句話,在西田居民中流傳甚廣。
“我們住得寬敞,吃得營養,出行便利,原先的村民都上了樓,生活環境相對封閉,但是大伙都是同村的老少爺們,鄰里之間的關系還是好得很,城市小區的住戶可能連對門的鄰居都不認識吧。”焦明花笑著說。
為了保障40到50歲失地村民生活,社區物業保安崗位優先聘用他們,社區內解決近五十人就業問題。這些人對自己家園的巡邏和保潔 ,表現得更為盡心竭力。
西田社區居民對社區黨總支部的工作透明度關注很高,有些居民甚至細心地為社區算著收支賬。涉及到社區規劃建設、重點項目籌建、大額財務開支等重大事項 ,黨總支部都會廣泛征求黨員群眾的意見,進行科學論證。去年起,西田新設了“民情溝通日”,社區“兩委”每月15日與村民面對面,反映問題者踴躍。集體民主為村民之間的溝通搭建起橋梁。
采訪中記者也感受到,在為現在的幸福生活欣喜的同時,這些失去了土地的新居民也表達了對以后生活的思索。
和西田比鄰的后田社區,農村經濟發展更早,村辦工廠如今已發展成實力雄厚的企業集團,社區年產值超過一個億。與之相比,西田村改居后,發展集體經濟的思路還主要是相對保守的租賃模式。如今居民獲得的住房、福利,說到底都是土地流轉后帶來的。
放眼未來,隨著城鎮化深入,一旦西田社區的地理優勢帶來的“租賃”優勢在城鎮化發展中變弱甚至消失,這種隨土地流轉而來的紅利自然也就無法持續下去。
如何盡快從傳統而單一的盈利模式中找到更科學更長遠的發展模式,讓村民真真正正變成居民,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西田社區領導及居民都在積極思考。
文/本報記者 景毅 鮑福玉 圖/本報記者 陸金星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