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石器標本。
各式鼎足標本。
泥灣頭遺址全景。
泥灣頭遺址位于
萊西市河頭店鎮泥灣頭村東北約600米處,在今年發布的山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泥灣頭遺址入選古遺址保護單位。泥灣頭有著悠久的歷史,一直是萊西北部連接半島和內陸地區的主要交通要道。文物管理部門介紹,泥灣頭遺址屬龍山文化遺址,且保護完好,具有較高的考古學研究價值。現在遺址有專人進行保護。
遺址曾出土石器和陶器 11月3日,記者來到河頭店鎮泥灣頭村。據當地人介紹,泥灣頭村以村西有洙河水和夢水河水匯聚的大型泥塘而得名,泥灣頭遺址就坐落在河床泥灣東側的臺地上。這里現在是泥灣頭村的農田保護區 。據文物保護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遺址整體呈長方形布局,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米,總面積約 1.5萬平方米。遺址可利用的斷崖是地頭上的堰溝。在斷崖處可見有文化層,據文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這里的文化層最深處約有1米,最淺處約 0.6米,文化層內含有大量的紅燒土、灰土和陶片。
據了解,遺址現場還采集過石器和陶器等標本,石器有斧、鑿、錛、紡輪和箭鏃。采集到陶片,有鼎足等。鼎足以扁鑿形和扁鏟形最為典型。從陶質上看有泥質和夾砂兩種,夾滑石和云母的次之。陶色有灰陶、紅褐陶和黑陶之分。紋飾有附加堆紋、劃紋和凸、凹弦紋。器形可辨的有鼎、鬹 、豆、缽和罐之類。從器物的形態、質地和紋樣可以看出該遺址是一處比較單純的龍山文化遺址 。
采集到的石器,有斧、鑿、錛、石紡輪、礪石和石箭鏃,以及一些制作粗糙的石片狀石器,按其形態應歸于石刀形石器之列。該遺址是繼西賢都遺址發現之后的又一處龍山文化早期遺存,對于萊西市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發展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實物數據。
泥灣頭遺址絕大部分保存完好,鎮、村尚無規劃用地,有利于長期保護。
泥灣頭村具有悠久的歷史 據文物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泥灣頭村河床面積大,野生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是洙河流域最為發育的區域之一。遺址自東北至西南有低山丘嶺所環抱。形成了背風向陽的人類棲息之地。泥灣頭村與河頭店鎮駐地以水相連,是這一帶村莊比較密集,農業、商業、礦業和水產業較為發達的中心區位。也是萊西北部連結半島和內陸地區的主要的交通要道。
自古以來,泥灣頭村就有大型的河頭店山會遠近聞名,舊時廟會多,活動異常,傳統文化中的大秧歌和撮頭戲最富特色,在萊西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47年11月,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政委譚震林率部隊解放萊陽城,戰役指揮所曾設于該村。
保護完好,考古學價值大 泥灣頭遺址屬于一處單純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 ,具有重要的考古學研究價值。文物保護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說,膠東各地原始文化發現較多,但多為零星發現,保存完好的則更為少見。泥灣頭遺址不僅范圍大,而且整體保護完好,有利于考古學研究和大專院校考古實習基地的選擇。
同時,泥灣頭遺址的文化性質屬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一處古文化遺存。盡管這一時期文化發展的脈絡十分清晰,但將其作為膠東原始文化考古的一部分,在其文化內涵上與其他地區也有不盡相同的現象,很值得對其加強保護工作。該遺址對于進一步揭示山東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文化面貌有著重要的不可低估的價值。
據了解,泥灣頭遺址在2008年12月被列入青島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春,青島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調研會,全體與會人員到現場作過調查。2009年春,青島市文物局與河頭店鎮簽定了“泥灣頭遺址保護責任書”,組織成立了由河頭店鎮分管領導、文化站長、泥灣頭村委會及部分村民組織的文物保護小組,并由青島市文物局委托萊西市文管所定期對遺址進行巡視、保護與管理。2009年由青島市文物局、青島市規劃局制定了保護范圍,保護范圍為南北200米,東西150米。 文/圖 記者 王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