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平度市衛生局獲悉,平度為135.74萬居民統一印制信息卡,建立
家庭醫生責任制,每名市民都有責任醫生為其服務。居民遇到緊急情況,可直接聯系責任醫生。據市衛生局相關人士介紹,這是目前我市惟一為每名居民配備責任醫生的郊區市。
患病后直接撥醫生電話 昨天,記者來到平度市李子園衛生室時,恰巧遇到前來就醫的村民于秀美,她今年61歲,這次前來就診是因為有些頭暈。“我昨天就感覺不是很舒服,于是打了李子園衛生室和我對接的責任醫生的電話,預約今天來看病。”于秀美邊說邊拿出一張白色的檔案卡,上面寫著于秀美的個人信息,以及簽約醫生的聯系電話。
于秀美說,她感覺不舒服時,先打電話咨詢責任醫生,對方根據她的描述給出醫療建議。假如病情稍重,她就到衛生室做檢查。昨天,她的責任醫生李艷檢查確認,于秀美頭暈是因為高血壓,建議她合理飲食,盡量用藥控制,以免出現其他并發癥。
一個團隊負責500多人 作為一名責任醫生,都有哪些職責呢?李艷告訴記者,他們平時要對簽約居民
上門隨訪;居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可以撥打電話咨詢,他們給予指導。“我現在每天咨詢電話能接二三十個,有時候晚上八九點,還有人打電話咨詢。”李艷說。
責任醫生的工作比較繁忙。前不久,有一天下午5時李艷快要下班時,她接到附近一名村民的求助電話。對方今年50歲,說突然感覺肚子疼,出現了嘔吐和腹瀉的癥狀,而且疼得已經無法吃藥。李艷一邊安慰病人,一邊和同事騎上電動車,直奔這名居民的住處,及時給她打了一針,病情才有所緩解。類似的情況,平度市的每名責任醫生都遇到過。
李艷所在的衛生室組成的醫療團隊為周邊的3700名居民提供健康服務。平度市衛生局副局長鄭美英表示,目前該市的責任醫生主要以鄉醫和社區醫生組成,一個醫療團隊平均負責500多人的醫療服務。
“于秀美手中的卡片叫《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鄭美英告訴記者,在平度,全市135.74萬居民人手一份。
“信息卡上印有建檔機構的名稱、居民健康檔案編號、責任醫生聯系電話,居民發生緊急情況可直接聯系責任醫生。”鄭美英說,每一個季度,市衛生局都組織從已建檔案中,抽取部分0—6歲兒童、孕產婦、65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患者,進行公共服務均等化群眾滿意度測評,并將調查結果錄入信息系統。
家庭醫生要逐步推廣 市衛生局相關人士表示,除了平度外,其他區市也在逐步推廣家庭醫生。比如,為迅速提升家庭醫生的醫療診治水平,近三年來膠州市平均每年投入1000萬元,建設鎮村級衛生院室、更新醫療設備。目前,膠州市14處鎮辦衛生院全部進行了改擴建,引進了生化分析儀、彩超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今年春天,膠州市實施名醫下鄉工程,從市級醫院挑選百名醫護人員到鎮級衛生院工作,加入家庭醫生服務隊伍,并規定每兩年輪換一批。
家庭醫生服務模式開展以來受到農村群眾的普遍歡迎,目前膠州市已有近百名醫護人員成為社區村莊的家庭醫生,簽約農村居民兩千多戶,受益人群達到6000多人。
市區三醫院試點全科醫師制度 另外,我市今年在市區將試點全科醫師制度,居民除了患急癥要到大醫院的急診科,患其他病時可找全科醫師,由全科醫師對接專科醫生。全科醫師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居民和全科醫生之間的聯系,由全科醫生長期跟蹤居民的健康情況。市衛生局正在進行相關的制度設計,計劃從社區衛生中心選擇一定數量的醫生進行培訓,拿到全科醫生執照。居民看病時,先找到全科醫生,由全科醫生和醫院的專科醫生對接,并給居民安排好什么時間段找哪一個專家,解決什么樣的問題等。全科醫師制度將改變現有的就醫程序。
市衛生局前期召開了相關會議,打算在市立醫院、海慈醫院、市中心醫院成立全科醫生科。這一科室是一個介于職能部門和臨床部門之間的科室,也是推進社區全科醫師制度的一個輔助手段,讓社區和醫院實現無縫隙銜接。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