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玉米搶收、小麥搶種正當時。在
萊西市農村,隨處可見玉米聯合收割機、小麥播種機穿梭忙碌的“身影”。萊西市農機總動力突破 133.2萬千瓦,農機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唱響了現代農業的“重頭戲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對土地流轉的鼓勵,農業生產正在從一家一口為單位的傳統形式向有組織的規模化經營轉變。
農業向規模化經營發展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農機合作社近年來發展迅速,功能定位也從最初的“服務農業”向“經營農業”悄然轉變,在家庭承包制度不變的情況下,成為農業生產的新型經營主體。
店埠鎮莊子村的葛先生把家里的9畝耕地流轉給合作社后,一身輕松。他說:“兩個孩子都在外打工,不愿回家種地。我都快60歲了,身體越來越不濟,把土地交給合作社后,從種到收,合作社全管了,每畝地每年給我800塊錢。以前自己種,一年下來也就2萬多元。現在我和老伴都到城里打工,一年的收入有4萬多元。”
租種葛先生土地的是當地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葛先生原是一名農機大戶,2008年在農機部門的指導下聯合本村 16名機手注冊成立了青島為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為周邊農民代耕、代割,服務范圍一度輻射到河南、安徽等地。
合作社為何要租田種,葛義芳感嘆:起初流轉土地只是為了保障農機有田可耕,沒有一定面積的耕地作保障,農機閑置率高,購機成本回收慢,風險太大。后來在實踐中他們體會到,只有自己經營耕地,合作社才能做大做強。
一家三五畝,分散七八處。農戶承包地零碎化,讓農機有勁使不上。合作社把農戶的土地,整片、整村地租下,然后按農業機械化耕作要求進行平整。“經營耕地后,合作社機械作業率提高了,農資成本降低了,糧食產量提高了。這一增一減,利潤就出來了。”葛義芳說。
靈活的土地“托管”也讓合作社和農戶雙贏 46歲的王先生家里有12畝田。過去每年種一季小麥一季玉米,收益低還牽扯精力。去年他將土地全部流轉給合作社種胡蘿卜,每畝可得1800元租金。“租給別人種,比我自己種掙錢還多,騰出的時間我還可以自己做點小買賣。”王先生說。
“我們看中的是農戶手里的閑田,求的是規模效益。一畝小麥收益1000元,種個三畝兩畝的,老百姓覺得不夠功夫錢。但如果成片種1000畝,一年就有100萬的收入,這個效益就出來了。”農機合作社葛先生說。
農機合作社的規模化經營發展迅速 目前,為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經營的土地面積已經超過7000畝,其中整片流轉土地3000畝,“托管”的4000多畝,去年合作社純收入近680萬元。全社86名社員,去年人均收入超過8萬元。
據統計,目前,萊西市已注冊
登記的農機合作社達到110個,比2005年底增長10倍。農機專業合作社年均作業面積超過85萬畝,參與土地流轉面積18萬畝,土地托管面積22萬畝,訂單作業面積49萬畝,承擔了全市50%以上的農田作業量。
文/圖 記者 陳俊東 本報通訊員 孟范俊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