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州泰岳董事長王寧離婚,分割給前妻14億元財產一事引起熱議。對于王寧這樣的超級富豪來說,每天在想的不是怎么掙錢,而是如何讓子女順利接班,財富家族傳承。眼下,最早的創富者們已經面臨退休,“富二代”開始登臺,在家族企業傳承過程中,子女爭產、患難夫妻反目等豪門恩怨開始頻繁上演。為解決超級富豪的“家務事”,私人銀行市場開始進一步細分,針對超高端人士的
家族信托業務,競爭也開始白熱化。
富二代接班繼承家業還是自由發展 “你究竟是打算接班做少東家,還是在你自己的領域做高級白領?你自己選擇……”這是青島一建筑界大亨周超(化名)近兩年最常對兒子說的。
年近六十歲的周超,作為第一批創業成功的民營企業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資產也十分可觀,然而隨著自己年齡逐漸進入暮年,企業交給誰來打理,成了周超考慮最多的問題。前不久,周超召集了自己的子女,一起開了一場家庭“圓桌會議”,向自己的子女攤牌。“如果你們不愿意接管家族企業的大權,那么我會尋找職業經理人,如果你們有愿意接管我企業的,并且已經有了自己對公司的遠景規劃,那么說出來,我們一起探討可行性……”周超家族的這次會議,足足開了有2個多小時。結合子女的意愿和情況,周超最終決定將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交給職業經理人去管理,而自己則將逐漸退出,在幕后做好股東。
周超說,自己的兒女都曾在國外留學,學習的專業和家族企業幾乎都搭不上邊。“老大在英國學的汽車制造,在國外一待就是七八年,回國后進入公司擔任副經理,但是工作業績達不到最好。老二也在國外待了很長時間,對于公司的一大攤子事,兩個孩子都擔心駕馭不了,最后反而成了敗家子。”正是考慮到子女的實際情況,周超思前想后還是決定讓子女能輕松自由生活,接手公司的事情,周超將再找合適的職業經理人。
有的富豪,打算將家族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也有富豪選擇將自己的江山交給自己的孩子。林曉是青島某著名調味企業的少東家,林曉名片上印有她的職務“副總經理”,林曉的朋友悄悄提醒記者說:“其實她是名副其實的一把手,父親已經交權了。”
林曉是80后,兩年前從法國回到青島,她收斂了自己小女人的一面,每天職業裝在身,長發束成干練的馬尾。作為家族的長女,林曉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命運,那就是繼承父親的事業,繼續在自己家的企業里打拼。“如果一開始就接班,我就不會選擇出國了。現在為了接班,好像要跟過去做決裂,國外的生活、社交和國內形式完全不一樣。”
作為家里的長女,父親對她期望很大。“父親是個很傳統的人,他常跟我說的一句話是,吃虧是福。”林曉告訴記者,回到國內這些年,她已經把全部心思都撲在工作上。要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跟過去的生活做一個決裂。
由子女接班還是找職業經理人,對待這個終將面對的問題,超級富豪究竟是怎么選擇的?記者從招商銀行了解到,根據招商銀行與貝恩公司聯合推出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只有約25% 的受訪企業主表示希望由子女接管家族企業,約65%~75% 的創富一代和二代財富繼承人則希望以引入職業經理人、或者只擔任股東的方式延續家族企業經營。
財產如何傳承私人銀行操持富豪財政大權 巨額財產如何傳承?對于富豪來說,最擔心的是子孫走不出“富不過三代”的財富魔咒,因此他們最希望的就是如何把打下的江山、積累的財富穩健傳承下去。
繼去年9月平安信托推出平安財富·鴻承世家系列單一萬全資金信托,成為中國內地首個推出正式家族信托產品的金融機構后,今年7月,招商銀行在深圳宣布成立國內私人銀行首家家族信托業務。家族信托正式走上中國內地舞臺。在國外以及中國香港卻有較長的一段歷史。特別在歐美等地,家族信托基金的設置相當普遍。比如洛克菲勒、肯尼迪等家族都通過此進行管理。
近年來,接受家族信托基金的中國富豪也越來越多。不少富豪都因提前設立了家族信托基金,或提前撥出部分股權,平穩完成了離婚財產分割。2012年年底,龍湖地產證實,48歲的吳亞軍、蔡奎通過持有信托基金的方式,輕描淡寫完成了離婚財產分割。家族信托究竟是如何操作的?10月16日,記者來到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青島)中心,今年7月份,招商銀行宣布成立國內私人銀行首家家族信托業務。“家族信托在海外是一項成熟的業務,但內地還是空白。”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青島)中心的總經理籍彤表示,根據該行所做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2012年中國個人總體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達到80萬億,高凈值人群規模超過70萬人。預計2013年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將達到92萬億,同比增長14%;中國高凈值人群將達到84萬人左右,同比增長20%;高凈值人群持有財富將達27萬億,同比增長22%。“單從青島市來看,我們的客戶是有這樣的需求的,目前青島的私人銀行已有幾百個客戶,大部分都是青島本地人,我們的私人銀行門檻是1000萬元,在和客戶的溝通中,我們能夠發現客戶是有財富傳承的需求的。我認為,正是因為有市場需求,所以我們的這項業務才可以順勢而出。”
籍彤介紹:“因為本來就有信托法等法律的存在,家族信托是可以做的,只是同業都在觀望。招行經過兩年多摸索,終于取得了突破。”記者了解到,招行截至目前已經簽約了十幾個客戶。
今年年初,平安信托證實公司發售了內地首款家族信托。該產品總額度為5000萬元,合同期為50年,客戶是一位年過40歲的企業家。根據約定,信托委托人將與平安信托共同管理這筆資產。委托人可通過指定繼承人為受益人的方式來實現財產繼承,收益分配方案根據委托人的要求來執行。
此外,農業銀行的家族事務所也正在籌備中,并與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澳洲聯邦銀行等多家國際知名銀行開展跨境金融服務的合作,還將在歐洲和美國選擇銀行進行合作。
門檻比較高設立家族信托至少要3000萬 “超級富豪為了更好做好自己家族的財富傳承,可能會選擇家族信托。在一個家族信托的案例中,我們將超級富豪成為委托人,我們招商銀行的私人銀行團隊則是作為委托人的財富顧問,從專業的角度為委托人的資產進行合理地分配,確保委托人資產的保值升值。與我們合作的信托公司則是受托人,負責履行財產的分配。比如委托人提出自己的孩子在成年后每年可以領多少財產,在工作后又可以領多少財產,這一部分是需要信托公司去履行的。”籍彤介紹,家族信托門檻很高,以招商銀行為例,設立家族信托至少要3000萬元起,而符合條件的受托人要滿足1億元以上的金融資產、5億元以上的財富。此前,平安信托設立的家族信托—— 平安財富·鴻承世家系列,起步金額為5000萬元,合同期限長達50年。
門檻為何如此之高?“委托人把一部分財產拿出了進行信托,這部分財產在法律意義上就將不屬于委托人了,委托人不能隨意拿走這部分財產,所以如果委托人的個人資產只有3000萬,那么我們也不會建議他來做家族信托,萬一在信托以后又因為生意問題需要資金周轉,這部分財產已經不屬于委托人。”“雖然門檻很高,一旦某家族和某財富管理機構建立起深入的默契關系,家族客戶的黏性也會很大。”一家信托公司研究員表示,在他看來,家族信托不僅需要充分了解各家族成員的金融需求和風險偏好等,而且要根據這些不同情況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這將考驗財富管理機構高端客戶的獲取能力以及對于不同資產的配置和駕馭能力。”
記者 王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