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陰沉的天空飄著細雨,似是在表達對
逝者的哀戚。在
八大峽碼頭,哀樂低回,祭文蕩腸,汽笛長鳴,564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擁下,融入
大海,回歸自然。昨天,青島市2013年秋季
海葬公祭在這里舉行, 1800多名逝者家屬參加,外地參與者就有300多名。市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隨著觀念的改變,海葬這種方式越來越被眾多市民接受,這次海葬是我市自1991年開始實行以來的第68次海葬,截至目前8464具骨灰撒入大海,參加群眾約3.7萬人。
????海祭全程體現環保
昨天清晨6時左右,天空開始下起細雨,在八大峽中苑碼頭,市殯儀館工作人員早早來到現場布置,他們將逝者骨灰一一擺放整齊,等待家屬來領取。
記者注意到,用于存放骨灰的白色盒子上分別寫了編號,并注明了逝者名字、年紀和家屬名字等信息。記者發現,用于盛放骨灰的盒子除了白色紙盒外,還有部分蓮花狀的白色壇子。市殯儀館工作人員表示,這種骨灰壇是用一種特殊的可降解的陶泥制成,遇水幾分鐘后就能融化,使用了骨灰壇后就不需拋撒骨灰,直接將盛有骨灰的壇子沉入大海即可,不過這種骨灰壇要收費,所以供家屬選用,不過從今年春季海祭首次使用以來,越來越多人選用,這次海祭就有60具骨灰使用環保骨灰壇。
記者還注意到,整個海祭現場處處體現了環保的理念,這次家屬們獲贈的鮮花不再是用塑料紙包裝的,而是將花瓣一片片撕下放在花籃中,將鮮花花瓣撒入大海后,花籃還要回收利用。
????讓逝者從此和大海為伴
上午8時30分,在莊重的公祭儀式結束后,首批參與海葬的逝者家屬依次上船,伴隨著禮炮的奏響,6艘海葬船緩緩駛向前海。小雨一直在不停地下著,船上的人們大都沉默著,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思。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航行,船只到達指定的海域附近時停了下來。逝者家屬有序排隊,走向固定在船體一側的漏斗的裝置,小心翼翼打開骨灰盒,將鮮花混入骨灰中,通過這一裝置一起撒向大海。
"爸,你可以安息了,你不是一直喜歡大海嗎,從此以后就和大海為伴吧。"在船艙中,記者注意到一對夫婦邊撒骨灰邊小聲祈禱。男子叫陳祖旺,家住市北區,今年50歲了,他是和愛人一起來安葬父親的。"海葬是母親提出來的,因為父親生前就很喜歡大海,母親就說讓他與大海葬在一起。"陳祖旺說,他們家人對此都很認同,他們認為安葬方式并不重要,也沒必要非要有墓地有碑文,重在心意,有些懷念放在心里就好,他和妻子都商量好了,將來他們不在了就將遺體捐出來,希望去世后能為社會做點事。
實現父母看海的愿望
在船艙中,記者注意到一名年輕女子一直在默默垂淚,她身邊還坐著一名七八歲的女孩,女孩很懂事地為媽媽擦去眼淚,女孩是和爸媽一起從德州趕來的,到海上為姥姥姥爺送行。
"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陪二老到海邊看看,沒想到他們就這么突然走了,我只能讓他們去世后來看大海了。"這位名叫盧云美的女子忍不住自責起來,她說今年年初,剛滿60歲的父母突然間相繼病世,這對于家人來說打擊很大,情緒一直很低落。盧云美說,父母生前從沒看過大海,當時也說過很多次,等退休了就帶他們到青島看大海,可沒想到兩人突然患了重病都走了。盧云美說,后來通過媒體得知青島這邊有海葬,她就想既然父母生前沒看到大海,那么去世后就把他們葬在大海,將來她和家人想父母了,就來青島的海邊看看,帶上鮮花祭奠一下,也算了了他們一樁心事。
8464具骨灰撒入大海
據悉,本次海葬是我市自1991年開始實行以來的第68次海葬,約有1800多人參加,骨灰撒海564具,分4批次30艘船進行,是我市歷年秋季海葬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海葬改變了過去"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實現了人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的生命定律。從1991年第一次海葬至今已有8464具骨灰撒入大海,參加群眾約3.7萬人,參加海葬的人也在逐年增多,從起初每年不足100具,到現在每年有上千具骨灰撒入大海。為推進殯葬改革,鼓勵更多的群眾參與海葬,青島市自2010年10月1日起,對本市居民實行免費海葬,三年來,骨灰免費撒海共3492具,財政補貼約170多萬元。
據了解,我市每次海葬都有一定數量的外地人參加,雖然非本市市民將收取500元費用,但參與海葬的外地市民表示,這點費用比購買墓地少了很多,而且最關鍵是這種方式環保,不占用土地,還能完成逝者生前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