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途遙遠、加班沒時間是不能回家的主要原因。
“中秋節在你心目中意味著什么?”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一家團圓的日子”。但隨著80后、90后獨生子女異地求學 、異地工作等現象的出現,很多人在中秋節“有家難回 ”。近日,記者做了一項百余人參與的網絡投票調查,有五成以上網友感慨自己今年不能陪父母過中秋了,路途遙遠、加班沒時間是主要原因。
調查>>>超五成人不回家過中秋 今年中秋節,是“常回家看看”入法以來首個小長假。9月19日至21日放假,周日正常上班,時間不長不短,假期高速不免費,這讓不少人非常糾結,是否回家陪父母?近日,記者做了一項百余人參與的網絡投票調查 ,有五成以上職場人感慨自己今年不能陪父母過中秋了 。網友“聶小甜nina”說:“不知是第幾個不在家過中秋的日子了!”
調查顯示,有56%的年輕人不能回家與父母一起
過節,這就意味著今年中秋差不多有五成家庭會出現“空巢”的狀態。調查還顯示,近五年內,有30%的職場人從來都沒有與父母一起過中秋節,其中以25歲~30歲的年輕人居多。對于遠在外地,回家路途遙遠的職場人來說,三天的假期讓中秋團聚成了一種奢望,而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負擔、經濟因素等都成了阻礙職場人與父母團聚的障礙。
原因>>>路途遙遠、加班沒時間 如果不能回家過中秋節,最大的阻礙是什么?在投票調查中,28人選了“回家路程遙遠、太耗精力”,比例為40% ;14人選了“加班沒時間”,比例為20% ;11人選了“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9人選了“花費金錢太多”;8人選了“其他”。這反映出,路途遙遠、加班沒時間是導致受訪者不能回家過節的主要原因。
“我也很想回家跟父母一起過中秋,但是沒辦法,實在是走不開。”談起回家跟父母過中秋節,在
平度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小蔣倍感無奈。2009年畢業至今,她從沒回家跟父母一起過中秋節。兩年前,小蔣嫁到了平度,離湖北的父母更遠了 ,回去過中秋變得更難了 。當時 ,小蔣的父母不太愿意女兒嫁到這么遠的地方,但是犟不過女兒的堅持,為了女兒的幸福,他們最終還是同意了。小蔣說:“真的覺得挺對不起兩位老人家的,他們供我上完大學,我畢業之后那么多年居然沒跟他們過一次中秋節。”對于自己這么多年不回家過中秋,小蔣覺得很內疚。
記者手記 回家,以愛的名義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帶上孩子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廣為傳唱。而在現實中,兒女由于工作、學習,回家的阻礙越來越多。要么是加班沒時間,要么是路途太遠太耗精力,要么是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其實,回家真的沒那么難,只要你想,你就能抽出時間,你就能回到那個叫家的地方。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外工作的我們在假期里不要只顧著游山玩水,不要只顧著跟朋友聚餐喝酒,別忘了常回家看看,跟爸爸聊聊工作上的事,幫媽媽做做飯。常回家看看,看看那個愛我們的媽媽,看看那個疼我們的爸爸,幫他們洗一洗為我們操勞的身體,捶一捶他們被重擔壓彎的脊背。不要總是想著“等有出息了我就回家”,不要抱有“功成名就才是還鄉時”的觀念,因為對一天天慢慢變老的父母而言,幸福不是兒女給的大把鈔票,而是無論多忙,你都能常回家看看。
今年中秋,回家吧,回家看看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以愛的名義。
記者 張雪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