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佳聲 宋昊陽 報道
農民工夜愛軍展示他的
回家火車票。 □ 本報記者 王佳聲 宋昊陽
人在這頭,家在那頭,一張小小的車票將二者連在一起。對于在外漂泊了一年的農民工們來說,春節與家人團聚是最溫暖的事情了。今年春運期間,濰坊約有4萬名農民工返鄉過年。他們中許多人還難以掌握網絡及電話的購票方式,到火車站窗口排隊或托人網上代買是主流。
20個小時的站票成"寶貝"
1389公里,是從濰坊到西安的距離,1月11日至1月31日(春節)開往西安方向的火車票,無論是硬座還是臥鋪,都早已賣光。
"沒關系,給我來一張站票就行。"夜愛軍笑了笑說,在壽光打工的他已經整整一年沒有回家了。一張無座票,意味著要在火車上站20個小時,而在夜愛軍眼中,這張站票就是"寶貝",承載著他回家的渴望。"只要能回到家,有張站票就很知足了。沒有它,今年可就沒法回去看老婆孩子了。"夜愛軍緊緊攥著剛買到的票,滿意地說。
今年已經是夜愛軍在壽光打工的第4個年頭了,他所在的工地是壽光一家煉鋼廠,平時做一些修砌磚塊的工作。"一天大約得把1500塊磚搬到50米外的距離,再修砌好。一塊磚5斤重,算起來得7500斤吧。"夜愛軍說,"每天的工作很累,但是自己沒有文化,就是吃這碗飯的。"
夜愛軍的家在西安,妻子務農,一年掙不了幾千塊錢;大兒子22歲,現在遼寧上大學;小兒子17歲,在西安當地一所不錯的院校就讀。兩個兒子的生活費和學費加起來,一年就得三四萬元,這樣的經濟重擔自然就壓在夜愛軍的肩上。"一年的收入,除去吃喝,差不多剛剛夠。"夜愛軍告訴記者,平時他一天的飯錢也就12元左右,穿的冬衣還是3年前來濰坊時穿的棉襖,這些年來幾乎沒有給自己和妻子買過衣服。
"這趟車太緊張了,買到票就很好了。"夜愛軍說,過去3年春節回家,他只買到過一張座票,今年能順利買到站票,算是很不錯的結果。
網絡及電話購票"學不會"
打工難點、累點,在52歲的李存義看來都"不算事",就怕過年買不到一張從濰坊回哈爾濱的火車票。1月2日,李存義在火車站售票廳內待了一下午,兩眼一直盯著滾動的大屏幕,1月15、16、17日這3天開往哈爾濱的2趟列車車票全部售罄,連張站票也沒剩下。老板承諾1月16日放假,第一次來濰坊打工的李存義擔心買不上回家的票了。
根據規定,火車票網絡及電話訂票預售期延長至20天,窗口、代售點、自助售票機預售期為18天,前者有提前兩天的時間優勢。為啥不嘗試網絡和電話購票呢?李存義撓了撓頭說:"這兩樣都讓人教過,但都沒學會。"
不懂電腦、沒有網銀等成為不少農民工網絡購票的一道坎;使用12306電話訂票對于他們來說也不容易,要撥95105105,再選擇訂票種類、乘車日期、地方區號、車次等七八道程序,先按這個鍵,再按那個鍵,稍一馬虎就很容易出錯,得再重來。花了四五分鐘好不容易報完購票信息,電話那頭卻又說沒票了。最后,大多數農民工還是放棄了這種現代化的購票方式,老老實實地像往年一樣排隊買票。
托人從網上買票"踏實"
"為啥別人都能提前20天買,我來火車站卻只能買提前18天的票?"陳行軍一臉不解地問火車站售票人員。網絡及電話預售期為20天,車站窗口、代售點、自動售票機預售期卻為18天,這對于文化程度偏低的農民工群體來說有點兒"不公平","別人提前兩天就把票買走了,去窗口排隊買票就更難買了。"陳行軍向記者抱怨說。
今年45歲的陳行軍是河南鄭州人,目前在濰坊一處工地打工,只有小學文化的他跟許多農民工一樣,也搞不懂什么是"網絡購票"、"電話訂票"。去年春運,陳行軍就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買上回家的火車票,只能多掏錢坐汽車回家。今年,為了贏得提前兩天的訂票時間,陳行軍讓一位年輕的工友幫他從網上買了火車票。
"以后買票,還真是得麻煩別人在網上買,心里踏實,要不然還真不一定能買上。"陳行軍說,工地有許多工友不會使用電話和網絡訂票,每年春節回家,只能托朋友幫忙買票。
隨后,記者又隨機采訪了8名要返鄉過年的農民工,算上陳行軍,有6位農民工都是通過老板或朋友幫忙購買火車票,其余兩位是自己直接到附近代售點或者火車站窗口購買。他們都表示,不會使用網絡及電話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