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輸液的普通病人不必對耐藥性過度恐慌(資料圖片)。
近日,我國每年10萬人因輸液喪命的新聞爆出,令人們再度關注“輸液依賴”。這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陌生,甚至對輸液產生恐慌。醫生表示,病人對于輸液治療不能依賴也不必排斥 ,是否輸液需要醫生根據病人病情決定,產生抗生素耐藥性的多是長期輸液的重癥患者,偶爾輸液的普通患者一般不會產生耐藥性。
輸液室人滿為患 9月9日上午9時許,人民醫院的輸液室被輸液的病人坐得滿滿當當的。成年病人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時不時有人叫護士來換輸液瓶,孩子的表現就啥樣的都有了,有的孩子兩三個家長陪著,連哄帶拍,可還是哭得很厲害。這是輸液室里每天都會上演的一幕,再亂的環境護士們也要保持條理、心靜,一位從業十余年的護士告訴記者,近年來輸液病人年年增多,有時一個班4個護士都忙不開。
“成年人抵抗力較好,普通的病吃藥就能解決,但兒童通常抵抗力較差,尤其4歲以前的兒童免疫系統發育不全,輸液治療的比較普遍。”兒科醫生告訴記者,兒童患病時是否需要輸液、輸什么樣的藥品,很大程度上靠醫生的臨床經驗根據病情來判斷。以感冒為例,患兒剛出現癥狀時,通常會先開藥片,讓家長注意觀察,一旦病情惡化馬上送到醫院,這時才需要輸液;但是如果病情較重,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剛入院時就要馬上輸液治療。“但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有些過度緊張,一到醫院就要打針,或者喂孩子吃藥喂不進去,就讓醫生直接打個針,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家長應信任醫生,配合醫生的治療。”
產生耐藥性多是重癥患者 近日,中國每年約有10萬人因輸液喪命的新聞見諸各大媒體,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年輸液8瓶,遠高于國際上人均2.5瓶~3.3瓶的水平,被稱為“點滴之殤”。
輸液依賴已經為很多人熟悉,
膠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王勤學表示,抗生素的發明使得感染類疾病從死亡率第一的疾病降為死亡率第七,“我們現在正處于抗生素時代,但隨著抗生素使用越來越普遍,必然會產生耐藥性,我們能做的除了不斷發明更高級的抗生素,還要盡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2012年起國家對抗生素實行分級管理,即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和特殊使用級,非限制級藥物要求開方人為具有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限制級要求主治醫師等有中級以上任職資格的醫師才能開具處方,特殊級只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才有處方權,以此限制用藥 。王主任告訴記者,近幾年病人出現耐藥性的情況比較普遍,但大多是長期患病的常年輸液的重癥病人,普通患者偶爾輸液則不必過多擔心。
文/圖 記者 陳燕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