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8月4日訊(記者 王茂林 實習生 楊瀚森) 近日,保監會宣布放開
人身保險預定利率,不再執行2.5%的上限,將定價權交給公司和市場。新規于8月5日正式實施。新規實施或將意味著長期終身壽險的保費
下調一至三成,但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已經交了3年多保費,退保不劃算。
根據新規,本次利率放開主要涉及普通型人身保險,比如重疾險、定期壽險、生死兩全保險、終身壽險、沒有分紅功能的健康險等,不涉及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變額保險等非傳統壽險。
據壽險精算師計算,放開2.5%的利率限制后,長期型的終身壽險、兩全保險的保險保費會下降10%到30%,而一年期意外險、健康險保費不會有很大變化。
有專家指出,由于存在降息可能,目前的投資環境也不支持預定利率大幅上調。
省城一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預計大型壽險公司反應不會很敏感,出于業績考慮,中小型保險公司有可能快速反應,推出新產品。
新產品推出后,會不會引發價格戰?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如果預定利率高于評估利率,那么保險公司收取的費率不能滿足法定責任準備金的提取標準,形成的財務缺口,保險公司需要用自有資本承擔,也就是說賣得越多、財務壓力越大,所以引發價格戰的可能性不大。
費率政策放開后,如果新產品保費下降,消費者們可能會考慮退保。特別是購買10年期或20年期等長期型終身壽險、兩全保險,又剛開始交費的這部分消費者。
對此,保監會表示,經初步測算,已交費3年以上的消費者,退保帶來的損失可能會高于保費下降的優惠,因此退保不劃算;而交費3年以內的消費者,退保以后買新保單可能會更劃算?!?[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