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欣、張子榮叔侄倆將海蜇拖上海面,接下來用手一個個拉上船艙。
打海蜇間隙 ,身穿塑膠連體衣的張子榮補充水分。
54歲的林訊志加工海蜇,衣服已經被汗水濕透。
林澤品穿著大背心,整理剛煮好的海蜇里子。
在嶗山頭以北的海域,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海底深溝,是海蜇繁衍、生長的聚集地。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社區的漁民每年7月至10月就在這里捕撈海蜇,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出水價最低幾分錢一斤的海蜇皮經過“72變”,變成了市民餐桌上的美味,可誰又真正能夠體會漁民們頂著近40攝氏度高溫勞作的堅毅和汗水。8月1日,記者跟隨黃山社區人,體驗了海蜇從捕撈、分解、腌制、加工的全過程。
張正欣、張子榮叔侄(黃山社區漁民)
38攝氏度高溫身著連體膠衣 8月1日12時20分,烈日烘烤著黃山社區,此時記者手中的溫度計,水銀柱逼近“38℃”。54歲的張正欣和侄子張子榮套上不透氣的塑膠連體衣,為又一次
出海做準備。
黃山社區300戶居民中有 100戶左右從事海蜇捕撈,擁有漁船40多艘。兩家的頂梁柱結成對,成為一艘打海蜇漁船的主人。
“我們這片海每天大概有三次明顯的潮涌。”張正欣一邊把籃子 、桶扔進船艙,一邊給記者介紹,船要在潮水最滿時開到捕撈海蜇的地點,等待落潮時攔住隨著潮水而來的海蜇。
船平穩地駛向大海深處,雖然有微風襲來,但仍擋不住驕陽的火熱。20分鐘過去了,張子榮的汗順著臉頰嘩嘩流下,抹了一把汗,他說“都習慣了”。
漁民們早已將“浮漂”放在水上,下面掛有 80米長、垂直在海里20米深的網墻,并墜有石頭。“有海蜇來了。”向著叔侄倆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一個直徑接近1米的大海蜇漂浮在海面上。
將石頭拎起來,原本豎著的網成為了一個“兜”。眼瞅著“勝利在望”,叔侄倆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抬上了這上百斤的大海蜇。一屁股坐在船上,張正欣脫掉了膠鞋,里面倒出來的竟是汗水,“實在是太熱了”。
林訊志(54歲,海蜇腌制、加工二十多年)
一天干15個小時,汗流浹背 當漁民在海上打海蜇時,岸邊還有一群人,他們也忙不停,那就是海蜇腌制工。
順著黃山社區的海岸線,記者看到一個個腌制池,這就是海蜇腌制的地方。上午10時許,54歲的林訊志正在他的“露天辦公室”勞作,而一頂小草帽是他唯一的遮陽工具。
深深地弓著腰,將每個最輕十幾斤,最沉幾十斤的海蜇倒入池子里,他沒有時間擦流下的汗,更沒空理會已經濕透的的確良襯衫。
一邊扔海蜇,一邊撒入鹽和明礬。“一般100斤海蜇需要20斤鹽,再加入大約四兩的明礬。”林訊志說,這些量全靠手感和經驗來決定。 由于海蜇的捕撈者每天要出去三趟,林訊志的工作時間也延長到了15個小時。“還得不停地翻,不然鹽就會不勻。”他說,經過第一次七天的晾曬和第二次十幾天的晾曬,原本10厘米厚的海蜇皮將會變成1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