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業大學不少大學生選擇暑假留校勤工儉學。
每到暑假,青島農業大學的食堂里都會多出一些陌生面孔。
為了盡快做完畢業設計,黃吉鵬(左)選擇暑假留校"蹭"實驗室。
青島農業大學虹子湖邊 ,每天都吸引不少"蹭校族"前來晨讀、休息。
進入暑假,雖然大部分學生離?;丶伊耍髮W校園里卻依舊熱鬧不減,此時到大學校園里逛逛,你會發現活躍在食堂、宿舍和教室的不僅是在校學生,一些畢業生和
城陽市民也加入進來。在他們的眼中,大學里有干凈衛生的飯菜、舒適便宜的寢室 、寬敞明亮的自習室、設備齊全的實驗室,還有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大學回憶。7月17日、7月21日,記者先后走訪青島農業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探訪暑假里的大學校園。
>>>蹭教室 考研族暑假忙“回讀” 7月17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青島農業大學,在教學樓和虹子湖畔,隨處可見步履匆匆的“上學”一族。“我們班有近20個人要考研,其中一大半暑假都留在學校里認真備考。”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大三學生小張告訴記者,學校的十幾個自習室里,每天都有近100名考研學生“留守”埋頭苦讀。
在教室忙學習的還不只是在校生 ,附近居民前來蹭教室的同樣有不少,家住仁和居的牛偉就是其中一位?!艾F在我基本上每天都來這里復習,關鍵是有學習的氛圍,還能找回一些大學時的回憶。”2005年從西安交大畢業的牛偉一直從事外貿工作,為了順利通過明年的司法考試,他喜歡在大學教室里“獨處”備考。
“我們每天都能在教室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孩子、孕婦、老人……都為了不同的目標在這里學習?!闭谏献粤暤脑撔W生劉子航告訴記者,他兩天前做過一次統計,校外人士能占自習室總人數的30%。
>>>蹭食堂 “花15元就能改善生活” 17日下午5時許,青島農業大學的食堂準時開飯,學校的“留守”學生紛紛趕過來用餐。在食堂的角落里,記者看到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穿著涼拖,褲腿擼到膝蓋以上,每人面前除了兩個小菜,還有一瓶啤酒?!八麄兪歉浇蚬さ娜?,平常很少過來,暑假時就多了?!闭谟貌偷睦钔瑢W說。
今年58歲的王大爺是青島農業大學周圍一處工地的“瓦工”,他此前一直在工地的簡易食堂里吃“大鍋菜”。兩周前,王大爺在施工過程中不小心閃了腰,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大鍋菜里油水很少,去飯店太貴又不舍得。后來聽工友說這個學校里可以付現金,就過來試試看,還真來著了。”王大爺說,食堂菜可以隨便點,10元錢就能打3份,米飯和饅頭也便宜,“在這里一頓飯花15元就能改善生活”。
>>>蹭寢室 花銷太大,畢業生“留守”宿舍 小王是今年青島農業大學的畢業生,按照學校規定,他本應在7月4日之前就離開校園,小王卻遲遲沒有搬出宿舍?!叭ツ陞⒓舆^研究生考試,遺憾的是沒有通過面試,現在連找工作的時機也錯過了。”小王無奈地告訴記者,自己畢業后在老家只待了短短幾天就返回了城陽 ,打算一邊“留守”學校,一邊尋找工作,可是高昂的社會成本讓他有些喘不上氣。為了能住在學校,降低生活成本,小王幾次向學校提出申請 ,直到前幾天才批下來。
據了解 ,小王班里共有18名畢業生,其中有6人“蹭住”在學校?!吧钯M500元/月,找工作花費200元/月,每月生活成本基本控制在1000元內,日子確實能好過一些。”小王通過一筆賬和記者道出了“留守”學校的緣由。
>>>蹭實驗室 準研究生提前“上手”做實驗 17日下午,記者在青島農業大學的化學樓上見到大三學生黃吉鵬。為了提前完成畢業設計,他打算留在學校做實驗,“這本來是大四下學期的事,但考慮到那時不好擠時間,只能提前聯系導師,盡早進駐實驗室?!秉S吉鵬說,平時實驗室里很忙,他們不能像現在有這么多的時間做實驗,所以嚴格來說他們也是利用假期“蹭”實驗室使用。
相比實驗室里的其他在校學生而言,今年24歲的劉同學的身份要特殊一些,此前不久,她收到青島農業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拔沂翘崆皝怼鲜帧鰧嶒灥模粊磉m應下學習環境,二來還能和新導師多交流交流?!眲⑼瑢W說。
>>>蹭球場 球場很熱鬧,不擔心缺人手 “周日沒事吧?一起再來琴島學院打球吧。”7月20日晚上,家住惜福鎮的牛先生跟朋友打完球后,又約起了下次打球的時間。據牛先生介紹,如今每到周末,他們都會來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的籃球場上打球。牛先生說,平時他就喜歡和朋友在籃球場上“揮汗如雨”,“去年6月份,我才想到去大學校園打球,那里球場上的人多,如果碰到缺人手的情況,就找學生補進來。”牛先生說,現在球場已經成為他和朋友的集結地。
■新聞延伸 大學資源共享 當“蹭客”沒啥 據了解 ,青島農業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的大學校園里,每年都吸引著數以百計的“蹭校族”?!按髮W本來就是思想自由、兼容的集散地,校園里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市民和畢業生過來當‘蹭客’沒什么不妥。”在青島農業大學在校生魏芳看來,大部分“蹭校族”都是帶著各自的夢想來到學校的。
不過也有一些學生對“蹭校族”表示難以接受,擔心對學校原有的秩序造成破壞,影響整體的校園環境。
本版文/圖 記者 張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