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任治安 遲海雯) 近日,記者在城區各大菜市場走訪時看到,雖然有關部門并未對活禽交易頒布明確“解禁”令,但活禽交易市場已開始逐漸活躍,肉雞、雞苗價格出現回升,家禽養殖業最壞時期已經過去。
炒雞店曾一個月沒生意 據了解,4月初,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疫情傳出后,濰坊市畜牧獸醫局曾下發通知,自4月24日起,對全市的活禽(雞、鴨、鳥類等)經營宰殺市場(村莊集市、夜市、農貿市場等)不論室內室外,全部實行休市制度,暫停活禽交易與宰殺。
5月17日,山東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衛生廳召開媒體通氣會,宣布即日起終止我省流感應急預案Ⅳ級應急響應,繼續保留人感染H7N9禽流感聯防聯控機制,防控工作轉入常態化管理。伴隨H7N9疫情的趨緩,各類活禽交易也在慢慢回暖。
在這次禽流感疫情中,禽類養殖行業損失慘重。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測算,截至上月中旬,家禽養殖業損失高達400多億元。與家禽業相關的禽肉類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餐飲行業同樣蒙受巨大損失和艱難考驗。
“端午節那幾天開始好點,之前一直較為冷清。”龍城市場王師傅告訴記者,H7N9禽流感疫情傳出后的四五月份,“生意十分艱難”。“以前每天至少能賣50只雞,這段時間每天連10只都賣不了。價格下降幅度也很大,最嚴重的時候5元/斤的黑爪麻雞都沒人要。”王師傅說。
據了解,3月29日,諸城毛雞價格還是8.6元/斤,雞雛價格2.8元/只,“禽流感”事件發生之后,肉雞價格就跌到7元/斤、雞雛價格跌到0.05元/只~0.1元/只,同比分別下降28.5%、96.4%。事件前后使肉雞養殖行業受到了階段性打擊。
記者走訪市內酒店和餐館了解到,自媒體報道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 ,店內雞、鴨、鴿子等禽肉類菜品點銷受到很大影響,特色專營炒雞、炒鴿子類門店都遭遇了門庭冷落的處境 。“我們有一個多月基本沒有生意,隔壁的一家店甚至換了門面,不賣炒雞,改賣水煮魚,前兩天才剛剛換回來。”王小二小胡同炒雞店店員小劉告訴記者。
肉雞行業也漸漸復蘇 “禽流感”疫情的“退燒”,標志著家禽養殖業的最壞時期已經過去。肉雞行業也漸漸復蘇。據和生食品公司人員介紹,6月14日,毛雞收購價格為8.2元/斤,雖仍低于去年同期的9.0元/斤,但已超過養殖戶7.8元/斤的成本 ,養殖戶已有獲利空間。
外貿代種雞場負責人介紹說,相比4月初雞雛價格0.05元/只~0.1元/只,雞雛價格也在上漲,5月初0.6元/只,6月14日已漲到1.8元/只。但由于受前幾個月“速成雞”、“禽流感”事情的影響,部分養殖戶對補欄比較謹慎,當前,外貿一個種雞場每天出欄雞苗9萬只,同比下降35.7%。種雞場負責人認為,尤其前期肉雞行業低迷,肉雞存欄量劇減,“禽流感”過后肉雞的市場價格可能會有較大幅度上漲,雞苗價格和出欄率也會逐步趕上甚至超過同期水平。
隨著活禽交易市場的重新開放,毛雞、雞苗價格都在回升,從各地了解的信息看,曾經冰封的禽類消費市場正在解凍,不少養禽專業戶開始補欄,生產逐漸恢復,也有不少養殖戶因為吃不準市場走勢,至今還選擇空欄觀望。養殖者充滿信心和希望,但依然保持謹慎。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姜鴻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