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密市昌安大道與鳳凰大街交叉口東的一小區,在施工時不慎將
天然氣管道挖斷,導致大量天然氣外泄。高密市消防大隊迅速鋪設水帶對泄漏點進行稀釋 ,降低天然氣濃度。同時,交運天然氣公司工作人員將泄漏點附近的閥門關閉并進行了相關處理工作。5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事發地點時發現,現場天然氣管道已修復完畢恢復正常,而且在路面上有很明顯的提醒標志。
管道已修好,并設警示柱 近日,市民撥打本報熱線稱,4月24日下午,昌安大道與鳳凰大街交叉口東的菲達新公館在施工時,天然氣管道破裂,發生天然氣外泄現象。5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菲達新公館,在小區的門頭房樓前,有幾位工人師傅正在鋪設水泥地面,現場并沒有發現任何土坑露出天然氣管道。
隨后,記者來到了
小區施工方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天然氣管道破裂是因為相關部門和公司安電線桿時造成的,現在管道已經修復。“當時挖斷天然氣管道的地方現在已經豎起了兩根電線桿。”工作人員說。根據施工方的指引,記者找到了之前燃氣管道泄漏的位置,現場豎起了兩根嶄新的電線桿,在兩個電線桿中間,有一個警示柱。上面寫著“下有燃氣管道,禁止開挖”,并寫有聯系電話2322172。
天然氣可能漏了幾百方 隨后,記者隨機采訪了周圍的市民和在工地工作的工人。“當時可嚇人了,聽著天然氣往外噴,我們當時都挺害怕的,害怕發生爆炸。”市民王先生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覺得觸目驚心。在采訪中,工地上的工人李師傅告訴記者,從天然氣發生泄漏到處理結束,大約經過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根據推測,泄漏的天然氣可能有幾百方。
據高密市消防大隊工作人員稱,他們接到報警后火速趕往了現場。“當時高密市交運天然氣公司的工作人員已經在泄漏點周圍200米處設置了警戒線,現場充滿了濃重的天然氣味。”消防隊員說,經過了解得知,泄漏的管道為天然氣主管道,直徑約300毫米,泄漏口較大。了解情況后,消防官兵迅速鋪設水帶對泄漏點進行稀釋,降低天然氣濃度。同時,天然氣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泄漏點附近的兩個閥門進行關閉,以確保不會發生危險,直到天然氣管道內天然氣余氣處理完畢后消防官兵才撤離現場。隨后,高密市交運天然氣公司的工作人員對破損的管道進行維修,以確保居民正常用氣。
小區安裝電力設施導致 隨后,記者電話聯系了高密市交運天然氣公司,據工作人員稱,在天然氣泄漏前5分鐘左右,他們曾經接到一個電話詢問該路段是否有天然氣管道,工作人員回復會派人前去確認并讓施工單位先不要動工。但是,在工作人員準備動身前往工地的時候,又接到電話稱天然氣管道被挖斷,天然氣泄漏。記者詢問天然氣泄漏的具體量以及事發前是否設有警示牌,工作人員并未給出答復。
隨后,記者通過多方聯系,找到了小區的電力設施安裝單位菲達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據相關負責人儀經理稱,他們當時確實對電力設施進行了安裝,但是當時天然氣管道并不是他們挖斷的。“根據協議,我們公司只是負責電器、電力部分的安裝工作,但是基礎工作由甲方負責。”儀經理表示,當時進行挖掘的是甲方,也就是小區的施工方進行操作的。
文/圖 本報記者(署名除外)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曹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