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孫悅
“常夢見媽媽站起來,想帶她看大海” 記者看到,孫悅一家三口睡在五平米左右的炕上,孫悅將自己的位置安排在媽媽身邊,她解釋說,這樣晚上媽媽有事情她就能第一時間來處理了。“媽媽現在已經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了,如果我不睡在她身邊,她會發脾氣。”孫悅告訴記者,媽媽最開心的時刻就是自己拿著獎狀從學校回來的時候,現在每當家里來了生人,問起孫悅學習情況的時候,媽媽甚至會抬起一只手地指指貼了滿墻的獎狀。
“我覺得不苦,習慣了,只要我爸爸媽媽跟我在一起,我一點都不覺得苦。”孫悅告訴記者,現在媽媽已經有了意識并且情況越來越好,爸爸和媽媽都陪在自己身邊,讓她感覺特別知足。她長大后想當一名醫生,先給爸爸、媽媽治好病,再去幫助跟她一樣的小朋友。
“我常常夢見媽媽站了起來,夢見我放學回家,媽媽做好飯在家里等著我……”采訪結束后,孫悅悄悄地告訴記者,她小的時候常常會想,為什么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不一樣,當其他小朋友笑話她媽媽是“
植物人”的時候,她也曾經瞞著爸爸偷偷落淚。如今,媽媽終于有了意識,右手也開始會動了,她的心里充滿了希望。她最盼望的事就是媽媽能夠逐漸好起來,能夠像其他人的媽媽那樣,給她坐一桌好吃的。最后,孫悅告訴記者,她特別喜歡大海,雖然五蓮離日照很近,但是因為常年照顧爸爸媽媽,她很少有時間出去玩,所以她現在最想做的事,是能夠帶著媽媽到日照看一看大海。
即日起,本報開通救助熱線,如果有熱心市民想要幫助小孫悅可以撥打本報熱線2287111,讓我們伸出援手共同幫助這個懂事孝順的小女孩。 文/圖
新聞快評
誰為童年的不能承受之重托底□陳媛媛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這個孝子承擔孝敬爹娘的重擔時才只有4歲。
4歲,正是許多孩子躺在媽媽懷里撒嬌的年齡;4歲,正是許多孩子被爺爺奶奶追著喂飯的年齡;4歲,也正是許多孩子一手牽著爸爸一手牽著媽媽去上幼兒園的年齡;4歲,她本該有太多的美好生活享受,太多的夢做,太多的歡樂……
可是對于孫悅來說,4歲卻是她蹣跚著小腳丫給外婆打下手做家務的年齡,是她給媽媽喂飯、擦身、梳頭、洗臉的年齡。千萬別說這是人的本能,現實中,多少堂堂五尺漢子將爹娘遺棄,又有多少嫁出去的女兒嫌生病的爹娘是負擔呢?看看這個從4歲起就開始照顧母親的小女孩,我們許多成年人是不是要感到汗顏呢?
人們常說,父母照顧孩子容易,懂得反哺的子女不多。孫悅正是用她樸實無華的行為,踐行了為人子女者對母親最深沉的大愛,為我們這些業已成年的大人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孝心課。同時,她的行為也溫暖了一座城市。相信每一個讀過這個故事的人,都會為之感動吧,這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正能量。
但此時,還有一個問題值得反思與追問。倘若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完善與健全,更加人性化、常態化,這個4歲起就承擔了家庭重擔的女孩,壓在她肩頭的擔子是否能稍微輕一點呢?不要再讓更多的孫悅們過早地為家庭的意外而承擔不能承受之重,社會保障理應為他們的童年托底。
相信在媒體的關注下,孫悅將會得到諸多愛心人士的幫助,孫悅的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隨著她媽媽的逐漸康復,相信這一家人的好日子很快就會來了,孫悅陪媽媽看海的愿望也能很快實現!記者 侯彥平 實習生 馮楠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