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浙江杭州到山東臨沂,足足660多公里,這樣長距離的回家路,今年27歲的
山東小伙徐政國卻用坐公交車的方式實現了。1月27日上午11點從杭州出發,前后共花了7天時間,橫跨三個省 ,轉了35趟公交車,花去公交車費約140元,2月2日下午3點,在杭工作的27歲電商男@ 數數蘋果,終于推開了山東臨沂老家的大門。他不尋常的回家路,引起網友的圍觀,他被網民“膜拜”為“公交哥”。
準備一周+一本厚地圖+網上線路 “@ 數數蘋果”的真名叫徐政國,山東臨沂人,在杭州上大學,畢業后和朋友一起在杭州創業做電子商務。為什么坐公交回家?他說,一是車票不好買,二是之前特別羨慕別人騎車、搭車環游世界,他希望通過坐公交車這樣的方式完成一次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給自己正在經歷的艱難創業路找些動力。說說容易,做做難。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徐政國在設計路線上就花了一周的時間。“從網絡里找各個城市的公交路線,看得頭昏眼花。”徐政國說,為了防止意外,即使在電子地圖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他依然買了一本厚厚的中國地圖,以防有什么電子地圖標注不準確的地方。“所有的線路我都是在網上找的,規劃出一條大致路線后,我就出發了”。
他原先預計這次回家要花10天時間,這么長的旅途也一度讓徐政國猶豫過:“我從小就缺乏這種說走就走的沖動,可這次的公交回家說是沖動,其實更是理性的選擇,不做出自己很難做出的事,一生的經歷就永遠定格在這個層次了!”
行程公交+步行+唯一一次順風車 1月27日下午,徐政國便懷揣著厚厚的路線圖、背上行囊出發了。這位“電商男”還在微博上直播回家的過程。徐政國說,旅途之初,路上很順利,這也讓原來的計劃大大提前,“南方交通發達,很多公交通到了村、鎮上,基本上都能連上。”徐政國說,這些行程也讓他感受了國家交通發展之快。
然而,這樣的幸運僅持續了兩天,當他過了長江之后,回家路就變得坎坷起來。由于公交班次少、不連貫,在不少地方他不得不徒步。“路連不上的時候,一天得走十多公里!”徐政國說,這一路比他想象得要難。在微博上,徐政國也記錄了艱難路途的點點滴滴:“一步都走不動了”,“膝蓋骨都要碎了”,“剛才累得睡著了,公交坐過頭了,現在不知道到哪了”……
這一路,除了辛苦,讓他印象最深的還有路上行人冷漠的眼神。“第四天的時候,從丹陽到鎮江,在兩市的交界處,需要步行八公里,由于天已經黑了,我想搭順風車,但前后招手了十幾次都沒有人停。后來有一輛大卡車主動停了下來,我一開始也擔心安全,但后來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對方其實是個非常熱心腸的人。”徐政國說,當天晚上睡在旅店時,他一直在思考陌生人之間微妙的關系。“剛開始會憤怒地認為社會太冷漠,但后來感覺好心人還是很多,從中,我也學會了體諒別人。”徐政國說,后來想想,其實也怪不得別人冷漠,有時候信任缺失也是相互的。
算賬140元公交費+400元吃住錢 睡幾十元一晚的廉價旅館,吃路邊的便宜快餐,不斷地奔波在公交站之間,7天之后,也就是2月2日下午,徐政國終于抵達了老家山東臨沂。晚上8點,他吃飽喝足,更新了微博:“今天終于可以好好睡一覺”。“這樣的旅程讓人收獲很多!是一種精神上的歷練,身體上的摧殘的旅程,這種旅程一生中一定要有一次。”他在微博上總結道。
7天的時間,140元公交車費,搭了35輛公交車,另外住宿和伙食費400多元,算下來比坐汽車和飛機劃算不少。從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解脫出來的徐政國,在路上多了許多獨處和思考的時間,“這一路乘著公交 、中巴,看著沿途的風景和周圍的人,心里有很多的感觸。從浙江到江蘇,人們說話的習慣有很明顯的不同。比如,長江以北的人交流時習慣說方言,而長江以南交流習慣說普通話。再比如風景:好比杭州、蘇州的綠化讓人很舒服,但是越往北,走在馬路邊上就發現空氣質量越差,綠化也特別差,車也是特別多。”可無論這一路上積累了多少的疲勞和負面情緒,都在回家那一刻煙消云散。
他的“傳奇回家路”也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民佩服徐政國的勇氣。據新華社、浙江在線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