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實事受關注。
本報記者 郭靜 實習生 于夢羽
2013年省
兩會即將拉開帷幕。
回望過去的五年,變化之中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對于民生越來越重視和投入越來越多。其中最鮮明的體現莫過于對
辦實事的逐年強化。從
2008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辦5件實事以來,此后逐年增加,2012年增加至35件實事,"民生大單"不斷拉伸、擴展。
如今,重溫這份變化著的民生大單,可以勾勒出山東省社會民生建設和民眾生活的變遷。而在這份大單之外,民眾對未來有著更多的新期待。
從省延伸到縣 辦實事蔚然成風 "辦實事",是近年來省兩會上持續升溫的熱詞之一。"惠民生、辦實事,十幾年前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能看到這樣的詞語,并且每年也都會有一些具體的民生工作部署。"省政府研究室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但明確每年實事的"件數",是近些年才出現的。
2008年1月20日,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當年要從實際出發集中力量再辦五件實事,并且要對近年來向群眾承諾辦的實事開展"回頭看"。
此后幾年,政府工作報告列出所辦實事件數并且每年年底"回頭看"幾成慣例,甚至延伸至各縣(市、區)兩會,掀起一股承諾"辦多少件實事"之風。
"這并非偶然,跟近五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的執政思路和理念的變化有關。"
山東省委黨校管理學部主任戚汝慶說,當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履行職責的開局之年,而十七大報告中有一個鮮明的轉變是,將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自上而下形成的執政思路,在其后幾年不斷得以深化。
2009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今年,要集中力量辦好群眾普遍關心的五件實事。"
2010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內容篇幅大增,具體實在的民生項目達十幾項之多。
而201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做出承諾,當年要完成26件實事,倘若完不成將問責。
2012年初,在兌現26件實事承諾的基礎上,政府工作報告中再度承諾要辦35件實事。2013年初,省政府宣布,35件實事已經全部兌現,有的還超額完成。
民生實事 不斷覆蓋新領域 從5件實事到35件實事,民生大單在拉長的同時,內容也不斷豐富、擴大。
2008年的5件實事,其中有4件是針對農村的建設和農村居民生活的改善,而2012年的35件實事,則包括就業、社保、教育、衛生、住房五個領域的32件實事和農業、文化惠民項目方面的3件實事。
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農村到城市,從衣食住行到文化教育,從社會救助到大病補助,從社會保障到環境改善……民生實事覆蓋的領域不斷擴大。
而諸如就業、社保、衛生、保障房建設等"老生常談"的
民生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2011年年初山東省政府列出的26件實事中,涉及社會保障方面的有9項,比上年增加4項。"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是我們發展的必然目的。"省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主任秦慶武說,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的欠債較多,近些年政府的大幅度動作可以說是一種"還賬",正因為此,在社會保障方面的投入有明顯增加。
投入不斷增加 仍有空白待填補 "回顧近些年所辦的實事,可以看出一個共同的特點:務實。"秦慶武說,都是從實際出發,沒有好高騖遠,而是貼合群眾需求。
"每一件實事的背后,都跟著資金的安排,說到家,這一件件實事的完成沒錢是不成的,所以省長經常說辦實事就要真金白銀往上堆才行。"省政府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說。
2010年,用于民生的財政支出2115.14億元,占比51%;2011年,達到2738.9億元;2012年,全省全年財政民生支出比重達56%,新增財力70%用于民生支出。
民生的改善毋庸置疑,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在民生建設上政府仍需繼續努力。"在民生課題上,依然有很多空白需要去填補。"
"社會養老問題、霧霾問題、農民工保障房問題……這些依然困擾著民眾的生活,急需政府辦實事來解決。"該專家稱,令人欣慰的是,從2011年起,山東這一GDP大省開始"轉身",調低了GDP增長目標,提高了居民收入增長目標,兩者首次達到持平。"這透露出的信號很可喜,說明政府已經在執政思路上從追求經濟建設為主,開始更注重以改善民生為目的的社會建設。富民強省,藏富于民,對于民眾來說,這才是最大的'實事'."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