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旭東 天堂里,多了一位喜歡寫科幻小說的兩院院士。7月13日中午12時01分,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峽工程驗收專家組組長 、著名水電專家潘家錚,因癌癥于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5歲。潘家錚院士生前是中國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 潘老仙逝,他的科幻小說還在慰藉后人,尤其是他的那句“反對者對三峽貢獻最大”已成為經典——“正是他們的追問、疑問甚至是質問,逼著你把每個問題都弄得更清楚,方案做得更理想、更完整,質量一期比一期好。”人類共同的弱點之一,就是對反對者及其反對意見的抵觸,反對聲音總是有點“刺耳”,反對意見總是令人不悅。對反對者的態度、認識與評價,我們從潘家錚身上應得到啟發。
尊重反對意見,不僅僅是一種雅量與度量,更是一種科學精神。尤其當正確尚未站在支持者或反對者一邊時,秉承科學精神的正反方較量,是追尋真理、真相 、真實的捷徑。科學精神作為人類文明的崇高精神,表達的是一種敢于堅持科學思想的勇氣和不斷探求真理的意識,具體表現為求實精神、實證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創新精神、懷疑精神、獨立精神和原理精神。不少反對者正是在踐行科學精神。
讓真理戰勝謬論,讓真相戰勝假相,讓科學戰勝偽科學,唯有在強大的質疑中增強“分辨力”,在強大的輿論監督下增強“辨別力”。一言堂里,沒有反對者。“創造條件讓人民監督政府、批評政府。”決策時如果讓反對者“缺位”,不僅是一個缺憾,甚至會讓科學合理程度削弱 、民主氛圍收緊。很多時候,反對意見是一種監督力或糾偏力。有觀點認為,質疑是一種民主權力,一個社會的活力。除了質疑,便是對理性、常識的堅守,對人文精神的認知 、呵護。當然,反對不能偏離科學精神的軌道而一意孤行,更不能成為胡攪蠻纏。
潘家錚仙逝,“反對者”安在?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和今后的任何時代,科學精神都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公民擁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既是權利,亦是責任。鑒于此,弘揚科學精神,做一名勇敢、理性、負責的“反對者”,也是公民的一種擔當與使命。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