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1月28日訊(見習記者 崔穎 記者 馬正拓) 北京市工商局近日通報了56款問題首飾 ,周生生一款18K金手鏈的含金量不足。記者28日走訪島城市場未發現“問題”周生生。此外業內人士稱,一款重約5克的K金飾品“瘦身”,能讓商家牟利幾十元。
未發現“問題”周生生
28日上午,記者走訪了位于陽光百貨一樓的周生生專賣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她們已經知道公司有款 18K金手鏈被爆含金量不足,“但青島在售的商品和北京不是同一個批次,而且產地也不同”。
周生生青島中山路店的工作人員稱,如果市民對已經購買的周生生18K 金手鏈有疑問 ,可在11月30日前憑貨品保證單連同貨品到島城各周生生門店退貨 。“如果貨品沒有受損 ,我們將在15個工作日內按售價退款。”
含金量造假可牟利
島城一家金店的負責人趙經理告訴記者,商家在18K金飾品的制作過程中,確實能夠弄虛作假并從中獲利。
趙經理介紹,1K 金的含金量為4.166% 。按照這一標準,18K 金的含金量通常在75% 以上。隨著國際黃金價格的上漲,個別商家會將K 金中的含金量降低,18K 金飾品有可能實際上只有17K 甚至更低。“每降低1K,飾品的含金量就會下降4.166%。”趙經理說,如果同樣是1克的重量,17K 金的含金量比18K金減少了0.04166克。按照目前每克350元的黃金價格來計算,商家可從每克K 金飾品中牟利14.5元。“據我所知,有的商家就把14K金當成18K來賣。”據了解,目前島城市場上售賣的K金飾品大多在3到5克之間,也就是說,一旦商家將K 金的規格每降低1K ,能從普通的金飾品中獲利70多元。
看印記辨標識驗真偽
既然K 金飾品存在“瘦身”的空間 ,那么市民在購買金飾品時應該如何鑒別呢?青島市黃金珠寶鑒定站的劉站長介紹,國家對黃金制品印記和標識牌有明確規定,一般要求有生產企業代號、材料名稱、含量印記等 ,無印記就視為不合格產品,國際上也是如此,但對于一些特別細小的制品也允許不打標記。18K 金印記一般是 AU750、18K 或G750字樣。
市消保委的工作人員介紹,如果金飾品存在含金量不足的問題,商家應根據市場價賠償消費者實際損失,消保委工作人員提醒市民 ,購買金飾品一定要將購物憑證保留好。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