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書城內,張悟本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被擺在了顯眼位置。
隨著《百科全說》在湖南衛視的熱播,以張悟本為代表的一批食療專家頓時在全國掀起了一股養生熱潮,一時間各種養生書籍開始暢銷,而食療專家們推薦的豆類價格也蹭蹭上漲。“養生”儼然已經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然而,隨著張悟本的“神秘面紗”被層層剝開,尤其是一些市民聽從了養生專家的“建議”,身體開始出現一系列負面反應的時候,“專家們的話究竟可不可信”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那么,面對時下五花八門的養生學說,普通市民究竟應該聽誰的?應該形成什么樣的養生觀念?近日,記者走訪了書店、醫院,并采訪了一些營養專家,試圖為市民揭開養生方面的一些誤區。
■探訪 養生書籍火了魚龍混雜難辨 養生講座類電視節目熱播以及張悟本走紅,讓原本就很暢銷的養生保健類書籍又跟著大熱了一番。記者近日走訪島城各大書店,發現此類書籍都被擺到醒目位置,且數量多,質量魚龍混雜。
生活類熱銷書九成談養生 28日上午記者來到書城,剛進大廳就看到上月暢銷書排行榜展示臺上,最醒目的位置擺放的全是關于養生知識的書籍。在生活類暢銷書籍中,排名前20本書中有18本是關于養生的,份額占了九成之多。內容涉及比較廣泛,像是降血壓血脂、治糖尿病怎么吃,相宜相克的2000種食物、不生病的智慧等等,而在這些養生書籍前,聚集了不少前來閱讀的市民,尤其是很多中年家庭主婦愿意駐足觀看。
書城二樓電梯出口處,在一堆紅彤彤的書籍的簇擁下,張悟本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擺在最中間,顯得格外醒目。離電梯不遠,各種五花八門的養生書籍規規整整堆放了約十余平方米地。光是名為《不生病的智慧》一書就有五種不同版本,其作者除了目前很火的馬悅凌,還有欒加芹、李軍紅等4名。一些養生書籍還與中國古代經典掛上了鉤,例如《讀<老子>悟養生》、《讀<周易>悟養生》《讀<論語>悟養生》等等,包裝精美,吸引了很大一部分讀者。
“張悟本”十天賣了近兩千本 在書城,老家是黑龍江的趙女士正在翻閱一本講授如何去火的養生書籍,她告訴記者,近一年總是失眠,最近看了湖南衛視養生節目《百科全說》中張悟本的講座后,也開始重視起了養生,一有時間就來書店找治療失眠的方法。
“張悟本的書,最近賣得不是一般的火。”書城一名姓趙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自從《百科全說》播出后,張悟本的新書也隨即出版了 ,5月1日到10日的10天時間內,這本售價35元的書銷量火爆 ,賣出了近 2000本,現在每天銷量也能有六七十本。“來買的顧客,什么年齡階段的都有,家庭主婦居多。很多顧客就是看了電視節目后,直接跑過來點名要買的。”
記者注意到,張悟本的養生書還專門出了套系,除了圖書之外,還有光碟,一套售價680元,但也有一定的購買群體。
■調查 百姓養生,自學為主 一年前,家住市北區的64歲老人王德民在參加體檢時,空腹測量血糖達到了 7.4,屬輕度糖尿病。因為不想成為“藥罐子”,王大爺就到處打聽治療方法,后來得知可以通過飲食控制病情的發展,于是,他來到海慈醫院找到了營養專家。
“現在我都不用吃藥,血糖在正常的范圍內。”王大爺介紹說,當時,醫生根據他的身體狀況及飲食習慣后,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菜譜,包括早飯、午飯、晚飯以及加餐情況等。王大爺照此吃了一年之后,果然,在不吃藥的情況下,血糖被控制在了標準范圍以內,“真沒想到通過調理飲食還能緩解病情”。
不過,像王大爺這樣能夠主動找醫院里的營養專家的市民并不多。5月28日,記者在書城采訪時,遇到了正在翻看養生類圖書的鄭女士。“我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有鼻炎及一些慢性病。”30歲的鄭女士告訴記者,她曾去很多大醫院檢查過,也吃過很多藥,但都沒有明顯的效果,后來朋友介紹說,中醫養生的方法還不錯,就常來看看書,希望能找到好的治療方法。
“以前我連飯都不在家吃,自從看了電視里播放的節目后就買了豆漿機,天天都在家里打豆漿喝。”市民楊小姐是白領一族,工作繁忙,此前很少在家吃飯,自從看湖南衛視聽到張悟本說“女人一生不能離開豆”一句話后,楊小姐不僅馬上到家電賣場購買了一款豆漿機,還從超市里買來有機黃豆、黑豆和紅豆等豆類,每天早早起床打豆漿,吃完早飯后才上班。
“不光我這樣,身邊的好幾個朋友也買了豆漿機,我們還經常在網上搜羅一些養生知識共同分享。”楊小姐說。
記者還隨機調查了20位從20歲到60歲不等的市民。令記者吃驚的是,不管哪個年齡段的市民,似乎對“養生”都很感興趣。其中有8人表示是從電視中獲取養生知識,有6人表示通過網絡獲取,另有3人表示通過看書獲取,還有3人表示是通過朋友介紹等方式了解,而真正通過營養專家獲取養生知識的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