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人民醫院的醫生正為患者診療。(資料圖片)
一旦出現了醫療糾紛,醫院和患者之間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論是患者還是醫院,都對如何解決醫患糾紛感到十分頭疼,這也使醫患之間的疙瘩越來越重。醫療糾紛之所以難以解決,甚至愈演愈烈,關鍵是醫患雙方缺少解決糾紛的合理渠道 。在今年的市兩會上,青島市政協委員于青云將提出《成立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主體的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參與調解醫療糾紛機制》的提案,建議成立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主體的青島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由第三方出面建立一個醫療糾紛“緩沖地帶”,從而解開醫患之間的疙瘩。
>>>個例 出現并發癥家屬要索賠 提起醫療糾紛,不少醫生都深有感觸。2月22日,記者采訪時,401醫院癲癇治療中心一名醫生介紹說,前一段時間他們接診了一名25歲的癲癇患者,這名小伙子患癲癇已經十多年了,現在發病很頻繁,而且發作的時候會出現小便失禁的癥狀。
經過確診,醫院決定給小伙子進行手術。這名醫生介紹說,由于是開顱手術,創傷很大,難免會有并發癥,所以在手術前他跟患者家屬交代了這些情況,當時家屬聽了之后并沒有反對手術,說能把孩子的病治好就行,并在協議書上簽了字。
“但是手術后就不一樣了。”這名醫生說,手術結束后,小伙子癲癇不再發作了,但是卻出現了語言功能障礙的并發癥,說話有些磕巴,家屬一下子就急了,便到醫生辦公室鬧,要求賠償損失。“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一般三個月之后就可以恢復了。”這名醫生告訴記者,但是家屬不聽醫生解釋,又哭又鬧,還威脅去打官司。在醫院耗了將近一個月,看著病人漸漸好起來后,家屬才同意出院。
>>>癥結 發生糾紛雙方互不信任 “很多時候醫生和患者往往就差了那么一句話,這句話可能是一句解釋,可能是一句安慰,也可能是一句道歉……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缺了這句話,才會引起本不該發生的醫療糾紛。”青醫附院社會工作處主任于騰波專門負責處理醫療糾紛,他告訴記者,目前引起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就是醫患溝通不到位。
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少萍是青島市人大代表,她介紹說,費用問題也是導致醫療糾紛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患者結算費用的時候一看費用高了,就難以接受,對醫生開始產生不信任的感覺。
一些患者也認為,現在不少醫生在看病時擺出高高在上的態度,這直接促使病人對醫生產生不信任感。“我也算是個老病號了,發現有些醫生在和患者溝通時就是‘走形式’,醫生也不愿意拿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解釋病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看不好病 ,那我肯定認為是醫生的責任。”患有糖尿病的高先生說,很多時候,患者找醫生“理論”并不是無理取鬧,而是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