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傷醫院停車是個問題。
新醫院效果圖
9月7日,在合肥路與勁松七路交叉口西北角,總投資4.37億元的專科醫療中心開工奠基,這是市北區2009年為民辦的15件實事之一,這個專科醫療中心將于2011年建成。屆時,現位于泰山路上的肛腸醫院 、位于臺東商業區的骨傷醫院和位于鞍山路上的市北區中醫院都將搬到這里。
記者獲悉,“合并 ”這個方法已經提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尤其在肛腸醫院 、骨傷醫院和市北區中醫院的醫務人員中間,從得知了三家醫院要合并的消息后,他們就一直在關注著。
目前 ,三家醫院的條件已經限制了他們的發展,這是市北區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的。
三家醫院為什么要合并?合并后前景怎么樣?原來的地方怎么辦?為此,記者專門到各家醫院做了采訪。
肛腸醫院 硬件設施讓病人直皺眉頭 “跟東部醫院沒法比,不是一個檔次。”說這話的是市北區肛腸醫院的副院長孫寬洲。
他說的不是別的,單指他們醫院的房屋等硬件設施。記者曾多次來到肛腸醫院,每走一趟都有深刻印象:除了部分病房區域看的過去,不少區域都露出了斑駁的墻皮,稍新點的地方,也是近些年來修出來的。“像內科病房,我們趁著過年的時候沒有病號了,當然也沒有工人了,醫院的職工一起動手刮墻皮,到初七、初八的時候再找人抓緊裝修出來的。”而那些肛腸科室的病房,因為一直有病號住院,醫院一直沒有機會大修。所以,多年來那些斑駁、破損依舊。
肛腸醫院的名氣很大,不時有慕名而來的病人。
孫寬洲告訴記者,從專業技術和服務水平上說,肛腸醫院的專科規模現在全省第一當之無愧,“但要是論房屋條件和就醫環境,因為醫院陳舊老化,估計要倒著數了”。
記者探訪時,位于病房拐角處的一個護士站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一份致謝和表揚的錦旗非常顯眼地掛在護士站的辦公室里,但是值班護士的身后卻是已經開裂的墻皮,工作人員對這些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肛腸醫院的條件比較困難:甚至每到開空調的時候都需要錯時,每個科室都排好了時間表,肛一科9點開,肛二科10點開,肛三科10點半。
究其原因,就是年歲太久,線路老化,承載不了瞬間加大的電流,這是醫院為了避免跳閘而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核定床位是120個,因為不夠用的,就陸續加床,到現在已經加到194個了。”孫寬洲對于加床的事情挺無奈的,“每年三四月份病人都特別多,有不少病人非得在這里等著排隊,有時候連陪護椅都用上了。”因為肛腸疾病有特定的高發時期,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淡季,但到了 9月中旬就又開始滿了。孫寬洲說,現在平均每天都有140多個病號。在肛腸醫院每年收治的病人中,光手術就達三千余例。“我們每次跟病號交流的時候,病人都會對醫院的硬件條件提出質疑。”記者了解到,其中本市一所高校的教授給市長寫信,在表揚他們醫術和醫德的同時,卻表示 ,希望能改善肛腸醫院的條件,硬件條件實在是太差了。
肛腸醫院的單人病房只有四間,“遠遠滿足不了病人的需求,尤其是肛腸類疾病,很多人出于住院方便和個人隱私等原因,希望有個單獨病房 ,但是,醫院卻無法滿足。”
骨傷醫院 院子小,一共才16個停車位 在這三家醫院當中,效益最好的當屬骨傷醫院,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醫生護士,他們對于合并的積極性并不高,“擔心搬過去以后掙得少了。”而聯系醫院宣傳科采訪的時候,工作人員也都表現低調,甚至外界一直在提的床位緊張現象 ,他們也不愿多說。
“骨傷醫院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以骨科專業為重點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醫院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達8000多萬元,有床位500張,年門診量達40余萬人次,年手術量4000余次,年住院量7000余人次……”這是記者9月12日在骨傷醫院門診樓一樓入口處宣傳牌看到的。
醫院門口的保安告訴記者,每天出入車輛不知有多少。但是,醫院的院子實在太小了,“一共只有16個停車位,停車太難了。”而在附近賣報紙的師傅說,每天下午三四點鐘開始一直到晚上六七點。“堵車很厲害,有時候有病號都進不來。”
“老頭摔了一下,到醫院去拍了片子,沒有看出什么毛病來。”家住青海路的曲大媽已經79歲了,而她的老伴孫安民大爺也已經84歲了,老兩口相互扶持著進了醫院,在骨科急診室內,老人告訴記者,上周二,孫大爺摔了一下,左側肋骨的位置就一直疼,在別家醫院只是給開了一些跌打藥。“他一躺下,就能看出有個地方凹下去了,查不出來不放心,總擔心骨頭斷了 ,再不管他 ,在里邊臭嘍。”老人的話把記者和在場的醫生都逗樂了,不過曲大媽說,他們就是沖著骨傷醫院的專科來的,“應該是比別的醫院的骨科更專業吧”,她表示 ,希望醫生能給看出來,是不是骨頭斷了。
市北區中醫院 周邊拆遷,交通又不方便 位于鞍山路上的市北區中醫院更是尷尬,因為快速路出口就在醫院門前的鞍山路上,汽車從高架橋上沖下來,對于醫院門口的交通狀況產生威脅。因為這個原因,位于醫院附近的公交車站也已經移走,再加上周邊居民拆遷較多,市北區中醫院多少顯出些荒涼。
“現在前邊又在施工,噪音很大。”住院病人告訴記者,相對于大醫院里的擁擠嘈雜來說,市北區中醫院里比較清凈。但是,附近的施工影響了病人休息,當天是周六下午,病號很少,幾個住院病人也大都是老年人,“都是老年病、慢性病的。”值班醫生介紹說。
“這些年來,我們醫院周圍一直都在施工,人氣也越來越不如以前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醫生告訴記者,十多年前她剛到醫院的時候,“光晚上就能接診六七十個病號,忙不過來。”而現在周六上午,只有13個病人掛號,“不過,還有一些是跟醫院簽了約的,都不用掛號。”
記者了解到,不少人都已經把市北區中醫院當成了社區醫院,當記者采訪一位市民為什么來這里的人比較少的原因時,她說“今天是禮拜天,社區醫院不上班,你到星期一人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