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鄰居家借電
說起用電方面,藍大爺告訴記者,當時拆遷的時候,村里不給他們電,派人把電線剪斷了。“我們這幾年,找了很多部門,期間有過電,但是后來又給掐斷了。現在,我們用的是附近鄰居的電,我們從他們家把電搭到家里,交電費的時候,我們就把錢給鄰居。只要有了電,很多電器也就跟著能用了。”
記者在藍大爺的客廳里看到一個挺不錯的彩電,里面正在放著電視節目,藍大爺說:“開始是沒有有線電視的,后來我找到廣電局的一個領導,他說,就是有一個人,也要讓你看上電視。很快,我們家就可以看電視了。電話線路也都很正常。”
記者在采訪的時候,藍大爺的兒子剛買了一臺電腦。“正在等著裝網線呢,不知道行不行。你看,人家那邊不都有網線,咱也應該有吧。”藍大爺指了指旁邊的樓房說。
房子年歲大,裂縫多
說起這個老房子,年歲可不小了。藍大爺告訴記者,本來這房子年歲就大,可是,后來他們拆遷的時候,對房子又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現在房子在下雨天漏水是常有的事,刮風的時候還能聽到嘎吱吱的聲響。“住在這兒不方便不說,還真害怕這房子會出什么問題。”藍大爺的老伴告訴記者。
隨后,藍大爺領著記者看了一下房子的各個房間。在客廳里,記者看到一些墻角上都裂了不少的縫,在雨水的侵蝕下,墻壁上也變得污跡斑斑。在藍大爺的帶領下,記者看到基本上每個房間都有裂縫。在他們的二樓上,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很大的裂縫,從墻上一直伸到地面,說這是危樓一點也不為過。
藍大爺告訴記者:“房子年歲大了是一個方面,但是也不至于到這個地步。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拆遷的時候,房子周圍的挖掘機整天在干活,把我的房子震裂了很多縫隙。后來,周圍蓋新房子,一些大的機器工作的時候,我們房子也受到一些震動,有時候,墻上的灰嘩嘩地往下掉。現在一到下雨天,房子里面就開始下小雨。一到刮風天,房子就嘎吱吱的響。”
記者站在藍大爺的二樓陽臺上向周圍望去,全是一排排的新樓。談起周圍的新房,藍大爺的老伴羨慕地說,“原來都是一起的,現在他們都住上新的房子了,我們還是住在這個危房里面,讓人想起來真難受。”
物業會給我們打掃衛生
在記者與藍大爺聊天的過程中,記者看到他們的家門口還是鋪的嶄新的小路,路石顏色與周圍居民的路是一致的。藍大爺告訴記者:“這條路上面的紅色路石是當時建造小區的開發商給我鋪的,我們挺感激的。但是這條路,卻是我們自己挖出來的。”
說起那段歷史,藍大爺又把記者帶回了2003年12月埠西村開始改造的那一年。當時,只有藍大爺家是一個孤獨挺立的小樓,與外面熱火朝天的施工環境,格格不入。當時,外面施工掘起了很多的土,都堆在了藍大爺的房子周圍,把他們家圍得像個孤島一樣。由于進出極為不方便,藍大爺自己就花了18天,一鐵锨一鐵锨地挖出來了一條小路。后來,開放商在這里鋪路,也把藍大爺自己開出來的道路鋪上了路磚石。
現在,藍大爺的房子后面還有很多的施工垃圾,他家房子周圍只有雜草,“這些都是石頭,種什么也種不成啊。我的年紀也大了,也懶得再去清理了,就把它們堆在這里吧。”藍大爺無奈地告訴記者。
說起生活垃圾的處理,藍大爺的老伴插過話來:“平時周圍的衛生,還有我們自己路上的垃圾清掃都是由小區的物業來完成的,平時我們的生活垃圾,也會有人過來統一收走,這一點,小區的物業對我們還是挺好的,并沒有歧視我們。”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