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200萬人口超大城市
7月 4日,《山東半島城市群總體規劃(2006年~ 2020年)》對外公布。規劃提出,以青島為龍頭,以青島、濟南為區域發展的雙中心,積極培育煙臺的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發展重要節點城市,彌補城市群薄弱環節和塌陷環節,形成 6個等級的城市規模結構。到 2020年,青島全市總人口將達 1200萬。據介紹半島城市群目前是以青島、濟南為區域發展的雙中心,但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區域雙中心結構將由以龍頭城市青島為核心的單中心結構所取代,而到 2020年,青島市的城市化水平將達到 77%。
政策利好:戶籍政策放寬
9月 1日,青島市戶籍新政出臺,新政取消了“農業”與“非農業”戶口的劃分,進青落戶的條件也相應放寬:新政取消了學位和年限限制,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學歷者即可落戶;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專學歷者(含高級技工學歷),聘用期滿 3年可在工作所在地落戶男年齡 50周歲、女年齡 45周歲以下,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及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聘用期或簽訂勞動合同 3年以上并已履行滿 1年,按規定交納養老保險費滿 1年以上的可落戶;年齡在 40周歲以下的高級技工或經市政府研究確定的緊缺專業畢業生和具有特殊才能人員,聘用期或簽訂勞動合同 3年以上并按規定交納養老保險費 1年以上的,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未婚子女可在工作所在地落戶。而在七區購買 100平方米以上新房者,未貸款或已還完貸款,也可隨房落戶。
城市越大 房夢越圓
講述人:耿小姐,會計,土生土長的青島市民。
我是上世紀 70年代生人,最早我們一家三口住在山東路爸爸的宿舍里。9平方米的平房,三口人擠在一張床上。衛生間和廚房都在公共大院里。當然,這些記憶大多保存在父母口中和老照片中。年幼的我,倒是把更多記憶的空間騰給了與兒時伙伴的快樂游戲。我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單位又分房子了,我們家第一次搬進了樓房,還是在山東路, 30多平方米的套房,第一次不用到外面上廁所,在家里也能聞到飯菜的香味,我還擁有了自己的小床,因為搬進了“大”房子,我們家還添了不少家具,包括后來才買的電視機。
上世紀 90年代以后,我長大了,工作了,我們家周圍也逐漸變了模樣。菜地一點點沒有了,樓房一座座起來了,后來還有了圖書館,我們家房子的地段越來越好了,但 30多平方米的居住面積已經落伍了。父母為了給我攢嫁妝,也舍不得花錢再換房子,我們就一直在里面住到 2000年。 2000年,我結婚了,從家里搬出來,住到了愛人單位分的房子里。那是套 50多平方米的套房,在洛陽路一帶,房子年代比較舊,下雨還漏。
2001年以后,青島的好房子越來越多。我們后來有了孩子,也想改變一下居住條件。一直在找房子,一直打聽更好的房源,到 2004年底,錯過了好多機會之后,我們在海信·金色慧谷買了一套房子, 100多平方米,花了五六十萬元。房子差不多是在 2006年住進去的。正式搬進新家那一刻,我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從 9平方米的小房,到 30多平方米的小套房,到 50多平方米的舊房子,再到現在 100多平方米的大套房,這變化讓我感慨萬千。
當然,我覺得我能住進今天的好房子,也要感謝這個城市的發展。聽說青島未來要變成一個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我現在還不敢想象未來會住到什么樣的房子里,不過我相信,明天我家的房子肯定會更好。
戀著青島戀著大城
講述人:楊女士, 52歲,退休工人。
我是青島人,從小就生活在青島,一直到 16歲離開這里去外地參加工作。之前,一直和父母及兄弟姐妹們擁擠在小魚山上的一所 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面,那時的日子很清苦,而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擁有一所大房子,可以不用擠在那個小小的屋子里和弟弟妹妹們一起睡覺。
上世紀 70年代初,我離開青島去外地參加工作,當時我住進集體宿舍的第一感覺就是,我終于有了一張暫時屬于自己的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和其他的女孩子一樣,結婚生子。婚房是一間 20平方米的房子,雖然小,但卻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屬于我自己的家。兒子的出生與成長,讓這間小房子漸漸開始擁擠,于是在上世紀 80年代中期,我們全家搬進了我愛人單位分配的一套二居室里,簡簡單單的平房,寬敞的院子讓生活得以幸福地延續。2000年,兒子離開了這座小縣城去北方讀大學,而我也提前退休,那年我 45歲。兒子讀大二的那年,我愛人也退休了。我向愛人提出,賣掉房子回青島定居。其實按我的想法,早就想回到青島,畢竟這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那種城市的感覺,那種海風吹拂下宜人的氣候,都讓我深深留戀。不過老伴也有他的想法,他說服我等兒子大學畢業以后再考慮這個問題 2004年,趕在兒子大學畢業前,我和愛人一起賣掉了老家的房子,重新在小魚山附近購置了一套房子,之后不久,兒子到青島找了份工作。我們終于團圓在青島這個生我養我的城市。
回青后感覺變化還是挺大的,城市中心已經東移。還記得小時候,每到周末和弟弟、妹妹一起去中山路逛街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我一直認為,青島是一個宜居的大城市,否則我也不會費那么大的勁回來購置房產。我還有個夢想就是等兒子的工作日漸起色并且結了婚以后,我們再賣掉小魚山這里的房子,去東部,去城市的中心買一套房子住,圓自己的夢。
三年實現青島購房夢
講述人:劉先生,某事業單位員工,2004年從外地來青。
大學畢業后,我曾經在家鄉的一個不錯的單位找到工作。但我始終覺得,這里并不是自己最好的舞臺,在我心目中,青島是山東最能吸引我的城市。小時候,父母鼓勵我學習的辦法就是“考上大學帶你去青島玩!”大學期間我也來過幾次青島,我為這里的海濱風光和高樓櫛次的城市氛圍吸引,從那時起我就堅信,這里有我未來的生活。2004年,我辭職來到青島,當時收入非常低,我在四川路一個老樓里租了一間房子,和房東討價還價了一通,最后月租定為 280元。
小房子里是沒有衛生間和廚房的,但畢竟是自己的一間房子。我也很注意和房東搞好關系,經常上門問候一下,單位里分了東西,也會給人家送一份去,這樣做當然是有回報的。在這個房子里住了 3年,房價紋絲不動。
后來我處了女朋友,人家到我的小窩里來,怎么瞧怎么不方便,后來我們與房東商量了一下,自己出錢把房子簡單收拾了一下。衛生間有了,廚房隔出來了,剩了點錢買點家具、收拾一下地面,房子外表不怎么樣,里面還真有點家味了。我們邀請房東到家里來做客,他驚訝地直感嘆,說我們倆有本事,把房子收拾得這么好。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工夫我們在那套房子里住了 3年,我們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里催著我們買房子。本來我們準備購買單位附近的房子,但是周邊沒有太合適的新房,我們只好奔二手房下手了。今年 7月份,我在伊春路附近看好了一套帶 76平方米帶閣樓的房子,我和女朋友都看中了,最后與原房主簽了合同,我們就成為房子的新主人。
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也由這個城市的客人變成主人,我終于也可以和剛來到青島的朋友說:“我們青島……”我們青島未來肯定會更好,再過十幾年,這里將變成一座 1200萬人口的大都市,每一個從這里走出去的人,都可以自豪地對別人說:“我是青島人!”
喜歡這種城市的感覺
講述人:劉先生,某裝飾企業總經理
我和愛人都是齊齊哈爾人。兩個人畢業后在北京一起工作了 3年,雖然北京的城市整體發展要比青島好,但是這個城市居住環境讓我有些不適應。之后,剛好有個機會可以來青島工作,我們便抓住了這次機會,一起來到了青島。
剛在青島住,和一幫朋友租了房子。開始時還真有點不習慣,因為青島比北京潮濕得多,有一次,我們家的冰箱上都長了毛。為此我們又換了一套房子租用,也是合租。不過,這里的環境宜人,生活條件也還不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愛上了這個城市。這里的生活節奏是我喜歡的,晚上很少有加班的,與北京不一樣,對于我們曾經北漂的人來說,這也是一種幸福。青島的生活成本也相對較低,特別是交通成本,我們在北京時是不大打車的,可到了青島先是打了一年的車,因為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后來又買了自己的車,幾乎就沒擠過公交車。
2001年時,我們買了第一套房子,五六十平方米,花了 10多萬元。兩個人住足夠了。房子整體條件不錯,新房子,小區環境好,戶型和其他的配套都還挺讓我們滿意的。從那以后,我們公司的事業也有了起色,貸款很快就還上了。我也開始想要再換套大房子,把父母也接過來。
2004年的時候,我在遼陽路附近看中一套房子, 100多平方米,趕緊把它買下來,這時我發現,原先我買的那個小房房價幾乎翻了番,我添了不多的錢就把房子搞定了。那時候,我真是很真切地感受到房子升值帶來的快感。房子大約是 2006年入住的,這之間,我們又租了一年房子。
不管怎么說,最后我還要說說青島這個城市的好,環境、氣候什么的都挺適合居住的,而且這里的確有一種城市的氣質。
言論:大城市夢想
樂意在大城市生活,很在乎一個大城市人的身份,差不多是所有人的喜好。可能一些大城市市民有時也會抱怨城市的擁擠、嘈雜、污染、壓力……但當他們向外地人表白自己身份時,卻往往不自然地驕傲起來。同樣的道理,一個小城市來的,上了年紀的朋友往往會不太習慣大城市里的生活,但當他們離開大城市,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仍會得意地與老鄉說我剛從市里回來!”人們對大城市的生活有一種本能的向往,這種向往與環境無關,與習慣無關,這種向往與生俱來是多數人的夢想所在。
大城市夢想何以會在不自覺中占領人們的喜好?因為它是成百上千萬人的集體,這個集體可以讓它的每一個分子自然而然地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因為它是現代生活的載體,人類智慧的結晶多聚集于此,這里的生活可以讓人們體會到科學與文明的快感。因為這里集中了各種資源,各種人才
我們的青島正在向理想中的 1200萬人口中的超大城市邁進,這個城市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財富基礎正在迅速前進的城市化進程中得以整合。我們相信,未來的青島一定會承載更多人的大城市理想,也必將成為千萬人心目中依賴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