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三醫神經康復科個性化“運動處方” 書寫康復“奇跡”
“終于能自己用嘴吃一碗飯了!”眼看著丈夫吞下碗里的最后一口,吳女士(化名)激動地熱淚盈眶。天知道,突發腦干出血的整整4個月里,她的丈夫經歷了何種地獄般的折磨,而她自己又承受了怎樣的風霜雨雪。幸運的是,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康復科抓住黃金康復期,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通過及時、專業、長久的康復訓練,讓他從一個近乎植物人的狀態下漸漸蘇醒過來,變得四肢有力并重新站了起來,書寫康復“奇跡”。
王先生(化名)今年45歲,正值壯年,卻患有高血壓疾病多年。2021年10月19日,他突發腦干出血陷入昏迷,緊急入院搶救,雖然經過搶救保住了性命,卻落下了嚴重的后遺癥。渾身插滿了管子:氣切管、尿管、鼻飼管……無法吃喝,不能說笑,沒有表情,沒有認知。四肢癱軟無力,坐不住站不起,全靠妻子照顧。一邊是癱瘓在床的丈夫,一邊是尚且年幼的孩子,吳女士奔波在醫院和家之間,身心俱疲,數度崩潰。絕望之中,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康復科重新給了他生活的希望。
神經康復科自2017年12月獨立成科,設置獨立康復治療室,主要診療方向以神經康復為主,結合運動康復、疼痛治療,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及外周神經系統損傷的康復,涵蓋神經內外科、骨科等多系統疾病。每年度有600余人從這里走向康復。
“康復一個人,幸福一個家”,科室品牌閃耀著人文關懷之光。醫患雙方共同努力,也正是為了這個目標。王先生入住神經康復科以后,醫護人員和康復治療師給予了密切關注和貼心照護。從“零”開始教授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如何呼吸,如何吞咽,如何活動手指,如何發出聲音,如何翻身等等,在正常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對于王先生來說都需要重新學習,在科室人員齊心協力的訓練指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下,他身體的各項機能漸漸好轉。發病至今,他慢慢恢復了認知,四肢變得有勁了,已經能扶著墻根短暫站立,氣切管和尿管也接連拔除,這兩天已經能脫離鼻飼管,自主用嘴巴吃飯了。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令大家欣喜不已,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非常鼓舞人心。一個溫暖的午后,他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病房走廊的盡頭,隔著玻璃窗,眺望遠方的大海。落日余暉中,夫妻二人相依相偎的背影,寫滿了“歲月靜好”,感動了目睹的人。
無獨有偶,72歲的常大爺(化名)也同樣因為腦出血術后加入了神經康復大軍。剛來時,他的情況并不比王先生強多少,一樣插著各種管子,一樣失去了認知和力量。家人一籌莫展,甚至想到了養老院。然而,經過及時的康復訓練,常大爺恢復的效果也十分理想。目前已經撤掉了身上的管子,能夠自主進食,短距離走動了。
作為一種冬春季節易發疾病,腦出血不僅常發生于人的50~70歲年齡,而且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因此患者發病后的康復治療意義重大。“一般人的認知中,都以為做完手術后要靜養,對于腦出血術后的病人卻恰恰相反。”神經康復科主任王素平強調,腦出血術后切記要動不要靜,樹立早期康復的意識,待生命體征平穩和癥狀不再進展的情況下,及早開始康復訓練,別錯過前三個月至半年的黃金康復期,不要留下遺憾。
專家介紹
王素平 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康復科主任 主任醫師 醫學碩士
曾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進修學習。擔任青島市物理醫學與康復專科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康復醫學會腦血管分會委員,山東省康復醫學會意識障礙與促醒分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年康復分會委員。
專業特長: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如腦血管病、頭暈、認知障礙、帕金森病等的診治與康復治療,尤其在腦梗死、腦出血、頭暈等的診治與康復方面經驗豐富。
坐診時間
每周一、周三上午
通訊員 崔曉青